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八章 新始,大明國師,西湖遇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實上一年的酒產量,基本上有個四五成都是要消耗在過年期間的,而很多小門小戶要辦酒席,又沒有自家釀酒的條件,就得買酒.還有什麼酒比物美價廉的白酒更划算呢?百姓根本不在乎這種高度酒是貴族眼中的酒類鄙視鏈底端,更不在乎是否符合當下的口味,他們只知道,這玩意不僅不貴,而且喝了賊上頭。

姜星火目送護衛跟著姜萱她們出門,但他自己沒著急出門,因為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很多人來給他送名剌。

官員們的拜年其實比民間百姓之間的拜年還簡單,因為只要不是特別相熟的,那麼拜年根本不用帶禮物,有兩種約定俗成的拜年方式,一種是家裡的前廳弄個長條桌,上面放個簽名紙,客人自己或者委託心腹來到想要拜訪的人家裡,抬筆籤個名就算是拜完年了;另一種是送名剌,約等於名片和賀卡的結合,這種拜年方式甚至不必進府門,門外送上名片就行了,大家預設就算見了你這個人,各處賀歲皆是如此,你方便我也方便。

甚至官員們為了方便別人和自己,乾脆在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裝名剌用的,來人往裡一投遞就完事,想要討個彩頭的,門子那裡通常會有紅包,或是糖果或是幾枚大錢。

而這個習俗也有挺久了,並非是明代才有的,最早宋人周的筆記《清波雜誌》就記載“元花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而在姜星火前世,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徽明也有《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敞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亦可窺得此風俗一二。

但跟官員們的極簡風格相比,非官員交際就麻煩多了。

姜星火等了半晌,中午出門就遇到了這種麻煩,路上見了同僚朋友,若是帶著小輩,小輩就得當街給他這個長輩磕頭行禮.明初磕頭還是大禮,真不比帶清見人就磕的那種。

而街上無論男女老幼,都以金箔紙折成飛鵝、蝴蝶、螞蚱等形狀的飾物插在頭上,有點類似於簪花,但是要簡單的多,屬於小孩都能做的手工品,主要是用來烘托喜慶氣氛,名為戴“鬧嚷嚷”.這玩意大一點的大約有巴掌那麼大,小的就只有銅錢大小,正常人都是戴一個,顯擺自己有錢的,那是真把金子做的紙插一腦袋,反正誰脖子疼誰知道。

而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朋友”的家裡,按照此時明初江南的拜年習俗,家裡都是擺上酒水,客人來拜年一般得喝上點酒水才能走,最少也得抿一下意思意思。

姜星火走了一圈,臉色就已經有點紅了,而路上的商鋪也有個別開始營業的,基本都是販賣小零嘴的,兼職賣湯圓的居多,湯圓都是用核桃和糖做餡,然後一邊灑水,一邊在糯米細面上進行滾動,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一直滾到小孩拳頭大小,不僅隔壁小孩饞哭了,姜星火也忍不住買了一碗來嘗,吃完方覺得自己有些撐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之春華秋實

唐僧掃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