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三章 歲末,大明國師,西湖遇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因為需要九年的時間,所以對於一些不太稱職的官員,不能及時進行調整,就需要有一個制度來給考滿制打補丁。

京察制,應運而生。

而京察就是對全體京官德行和能力進行的考核,所謂選賢用能,罷黜庸才,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就慢慢變成了不同派系之間黨同伐異的工具。

“你呀,趕上好時候嘍。”

前禮部侍郎董倫,主持了辯經擂臺賽後,已經有大半年沒拋頭露面了,一直窩在家裡。

屋子裡的爐火燒的人暖熏熏的,董老頭靠在椅子上,腦袋頂上就是朱元璋御書的“怡老堂”三個大字,跟丹書鐵券似的。

“那是、那是。”

看著老恩主手上時不時抬起來的玉鳩杖,如今已經貴為鴻臚寺卿的解縉,臉上滿是堆笑。

其實解縉真想說“狗屁好時候,這是老子拿命換的”,但他不能說。

宦場上就是這樣的,在退下來的老上司面前,真別擺譜,不然傳出去名聲就毀了,老頭說啥就聽著,畢竟一年也就逢年過節這麼幾回過來裝裝樣子,只要不是極其過分的話,有什麼不能容忍的呢?

更何況,董倫對解縉是真的有大恩,

當年解縉年輕氣盛,跟都察院的二把手右都御史袁泰結了仇,然後就被老朱放歸鄉里,令其在家著作十年才能拔擢使用,而十年之期未到,老朱就賓天了,袁泰這時候也已經死了,解縉琢磨著跑回南京重弄個官噹噹,結果被袁泰廟堂遺產的繼承者給弄了,以其“赴臨非詔旨”的原因,貶謫到了河州,還是董倫把他撈回來的,並且經過一番運作,讓解縉成了翰林待詔。

這在廟堂裡面,對於一個人,那真是再生父母恩同再造,解縉給董老頭養老送終都不過分。

董老頭扒拉著爐火,漫不經心地說道。

“我與方孝孺入館傳經史,常勸那位(建文帝)和近友諸藩王親睦,可惜呦,人家不聽.不聽有什麼辦法呢?”

解縉附和道:“人是得聽勸。”

“那你聽勸嗎?”董老頭斜睨瞭解縉一眼。

解縉面不改色道:“分人,您的勸我肯定聽。”

“現在辭官回家去吧,等過幾年塵埃落定再出山,伱還年輕,今年才三十出頭,就已經正四品了,等幾年回來,有機會直接就是侍郎,甚至尚書都不是不能巴望一下。”

看著董倫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解縉臉上的笑容慢慢僵硬了。

“你看你。”

董老頭哼了一聲,方道:“就這點城府,堂堂緋袍大員,高興不高興,心事都掛到臉上了,怎麼,你是人家姜星火啊?你有人家那能力手段嗎?”

解縉揉了揉臉,反倒不笑了,見他這樣,董倫反而哈哈大笑。

十年道行的小狐狸,人形都沒修煉出來呢,在他這千年老妖面前裝什麼高深呢,拉下臉來這就對了。

扒拉爐火的棍子被董倫扔進了爐子裡,火苗迅速地攀附、舔舐了起來,沒多久,就開始燃燒發黑。

“這麼一大爐子火,燒的滾燙,明知道進去了出不來,還有這麼多人奮不顧身地跳進去,唉我老了,沒兩年活頭了,也曉得你這心氣,無論如何都是不肯退個半步的,更遑論什麼其他的了,但有句話我得告訴你,也是我這大半輩子在廟堂裡摸爬滾打悟出來的道理。”

解縉只道:“您賜教。”

“給自己留條退路,凡事別把事情做絕了。”

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指的當下,但不管怎樣,解縉聞言還是若有所思了起來。

說罷,董倫果然言而有信,不再指點解縉什麼了,而是閒聊起了一些文學、學問上的事情。

“我聽說,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梟明

紙花船

三國:我要一步一步,成為最高

耐堅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