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王,大明國師,西湖遇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返回:(1)\/最新網址:
待姜星火來到皇宮的時候,便已是臨近黃昏。
此時殿內已經“痊癒”了的朱棣,正在跟親弟弟周王朱橚坐在榻上嘮家常。
“宮裡沒個火炕,到了冬天還真不習慣。”
朱棣聽了這話哈哈大笑,他倆其實都是南方人,從小生活在南方,但是封王以後,就在開封和北平過了十多年,早就習慣了北方人的生活。
火炕在現在的大明,並不是普遍流行的,而是隻在北方胡風遺留嚴重的地區存有,華夏很早就有類似的取暖方式出現,但始終沒有流行起來,反倒是唐代傳入了高麗以後,在高麗普遍流行,就有記載“冬月皆作長炕,下燃溫火”,經過蒙古人東征征服高麗,這種取暖方式被蒙古人所喜愛,又帶回了元朝內部,繼而在北方的蒙古貴族之間流行了起來。
出口轉內銷了屬於是。
至於為什麼是貴族間流行,那自然是因為火炕需要大量燃料,這個時代的平民階層很難在整個冬天都獲取到如此規模的燃料,通常都是一家人圍著火盆取暖的。
而北方的火炕,和南方的地龍,就都成了有權有錢人家的專屬。
像是奉天殿裡,下面就鋪設著長長的地龍管道,類似於現代的地暖,在主要宮殿的地面下大多會挖有火道,然後入口在殿外廊子下,透過外部燒火的方式把熱氣透過火道傳到地面。
但是說實話,小一點的宮殿還行,像是奉天殿這種頂級規模的宮殿裡,地龍那點熱氣就真不夠用了,對於殿裡的人來說,還真不如火炕來的暖和。
沒看周王朱橚這會兒鼻子都發白了?
“陛下,周王殿下。”
“國師來了。”
“國師。”周王朱橚點了點頭。
依舊是那個熟悉的小錦墩,不過這回估計是天氣冷了,所以還套了個絲綢罩的厚棉墊,姜星火一屁股坐了上去。
宮裡有椅子,但那種椅子設計出來就壓根不是給人坐著舒服的,只是用來讓皇帝昭示恩寵,人坐在上面四面不靠,你想大大咧咧靠在上面,就得膝蓋都懸空,以某種近乎於“仰”的姿勢才能夠到座椅靠背,所以姜星火才選擇小墩子。
“如今南京城裡都開始改用煤炭了,這煤炭賣的比木炭還便宜,倒還真是利民的事情,全都有賴於國師啊!”朱棣笑呵呵地誇讚道。
“陛下德政。”
朱棣顯得興致挺高,美滋滋的接受了。
顯然考成法弄得不錯,看到了效果,這就像是在拉磨的驢面前吊著的胡蘿蔔被啃了一口,但驢為此瘋狂地跑了好幾十圈,磨主肯定高興。
“這宮裡的地龍,用的也是煤炭嗎?”周王朱橚好奇地問道。
“不是。”
朱棣解釋道:“百姓都是火盆或者火爐取暖,宮裡地龍的構造不一樣,設計出來就是用木炭的,如果改用煤炭的話,不能直接用,還得把整個管道都改造一遍。”
“那倒是麻煩。”
周王朱橚微微頷首,這時候忽然道:“陛下要營造北京,擴建原燕王府的話,不如直接改成用煤炭的,反正我聽說,北京和河北、遼東、山西,都有煤礦,以後用煤方便,肯定是要用煤的。”
“對,朕也正想說這件事。”
朱棣順著話題說道:“朕想給北京的皇宮起名,卻委實犯了難,不若王弟和國師給朕想想?二位都是博學多才的。”
這話不假,姜星火自不必說,周王朱橚也是老朱一堆兒子裡,難得的幾個好學的之一,而且朱橚能詞賦,曾作百章,對醫學頗有研究造詣,組織編著了等醫學著作其他暫且不提,目前正在編著的是真的有水平,是得到了後來的李時珍認可的那種。
“一時之間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