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1章 科學,大明國師,西湖遇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矛盾究竟是什麼,這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雨的矛盾,是不是下雨與不下雨?那麼下雨與不下雨的現象為何會發生?促使雨從‘不下’轉化到‘下’的根源現象是什麼?”

“如果我們假設這個根源現象,是天理在事物上的具體體現,那麼可不可以像‘人越多勢越眾’這樣去理解雨滴?”

“雨從‘人’的個體狀態,到‘眾’的整體狀態,經歷了什麼?期間有什麼關鍵所在?是什麼因素促成了最終的結果?”

姜星火的話語,彷彿把他們帶到了另一個認知的世界裡。

他們從未想過,對於一個事物的天理、矛盾,可以如此有規律地去剖析。

這是一種嶄新的思考方式。

一些頭腦較為聰明的生員,幾乎一下子就對此著了迷,彷彿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喔,原來這世上事物的天理,是真的有辦法“格物”出來的啊!

姜星火的話語還在繼續。

“這些,我們都可以去假設,也可以做實驗去求證。”

“我們一次一次地大膽假設,一次一次地小心求證,如果次數夠多,是不是就一定會有那麼一次,能弄清楚某件事物的天理?”

“只要有了切實可行的格物方法,事物雖多,天理卻始終有限,總有一日,我們可以無限迫近到了解所有天理,或者說,瞭解我們人世間的大多數事物的原理。”

這便是說,科學本身就是使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也就是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既包括真實的聯絡也包括變化的規律並且透過科學的實驗和實踐,來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的實踐活動。

當格物致知,被替換為透過科學的方法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最終透過實驗和推論來證明真理的時候,一旦這種觀點開始流傳起來,那麼一開始或許沒什麼,但最後理學這座大廈,必然會被一個又一個破土而出的科學體系所摧毀。

因為科學,會最終摧毀理學的“理氣觀”,讓人們認知到,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什麼清氣濁氣,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不是因為身體裡的氣不同,客觀存在於世界上的只是原子、分子等等。

但在當下,這個最初的最初,十五字決,確實完美地給“格物該如何致知天理”做了解釋。

這時,就有一些能跟得上姜星火思路,意識到了這種格物致知方法的巧妙性的生員,開始思考並提出了具體的、如何透過這種方法論來研究“雨的天理”的問題。

“國師既然在邸報上發了此文,想必對雨的天理,是有設想的?如果有設想,又該如何求證呢?”

看著提問的人,正是範惟興身邊的同學。

姜星火儘量用讓大多數人都能聽清楚的聲音回答道。

“姜某的假設,便是雨是由極小的、彷彿水汽一般的雲滴所凝結的。”

“至於如何求證。”

“姜某將在永樂元年三月,親自為大家演示,求證的過程。”

話音落下,國子監監生的人群中頓時傳來了一陣陣議論聲。

姜星火沒有提飛天的事情,他們自然不會聯想到要上到天穹中去,用高價煉出來的碘化銀去催化雨的形成。

即便有人想到了,也不會往飛天上面想,只是以為要在地面上透過某種方法,模擬雨的形成。

然而,姜星火提出的這個“雨是由雲滴凝結”的假設,卻瞬間引起了很多監生的興趣。

這同樣是第一次,這些大明帝國接受著最好教育,思維最為開明的年輕人,感受到了科學方法論的魅力。

這是從無到有的突破。

原本的理學中,只會告訴你雨是有天理的,但雨的天理是什麼,怎麼猜測,怎麼證明,則是一概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假太監:我在皇宮如魚得水!

孤寂星河

大乾人皇

筆耕不輟小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