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章 稅,大明國師,西湖遇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是這個世界錯了?
嗯,總之皇帝陛下是不會錯的。
——————
兩位非專業的尚書都能說出的東西,夏原吉自然也瞭如指掌,甚至更進一步。
這個問題朱高煦是指望不上了,夏原吉乾脆開口說了片刻,大約也跟隔壁密室裡說的大差不大。
“.除了剛才說的那些,便如各種稅種的來歷,其實也是有淵源的。”
夏原吉在專業領域,頗為博聞強識。
“田稅自然就不必多說了,《春秋》載:魯宣公十五年,魯國首先實行初稅畝,這是徵收田稅的來歷。”
“至於市(場)稅,則要更早一些,可以追朔到西周,在周王宮北垣之下,東西平列為三區,分別為朝市、午市和晚市市場稅收實行‘五布’徵稅制,一是分絘布,即屋稅;二是總布,即牙稅(中介稅);三是廛布,即地稅;四是質布,指對違反契約文書者所徵之稅;五是罰布,即罰金。市場稅收由司市、僱人、泉府等官吏統一管理,定期上交國庫。”
“車船稅出現的要晚一點,西漢元光六年,迫切需要斂財的漢武帝頒佈了徵收車船稅的規定,當時叫‘算商車’,‘算’為徵稅基本單位,一算為120錢,徵收物件侷限於載貨的商船和商車到了漢武帝元狩四年,開始把非營生性的車船也列入徵稅範圍。法令規定,非商業用車每輛徵稅一算,商業用車徵稅加倍;舟船五丈以上徵稅一算,三老(掌管教化的鄉官)和騎士(由各郡訓練的騎兵)免徵車船稅,對隱瞞不報或呈報不實的人給以處罰,對告發的人進行獎勵。”
最後,充分表現了自己的專業水準的夏原吉給姜星火的問題下了個定論。
“稅收,就是國家透過各種方式向百姓徵收的有價值的財物。”
姜星火安靜地聽完了這位秋先生的講述。
不得不承認,哪怕是封建王朝,戶部的這種專業官僚,依舊對各種相關概念有著非常清晰的認知,對概念的來源,掌握的也頗為熟稔。
朱高煦則看著夏原吉,一言不發。
因為按照朱高煦全程聽課總結出來的經驗。
姜先生的問題,最好的回答就是不回答。
因為你回答的東西,往往在姜先生的答桉面前,都會顯得無比膚淺。
夏原吉見沒人說話,此時也有些惴惴,應該,或許,沒有回答錯吧?
姜星火終於開口。
“你說的很對,但是我覺得你還是沒有理解‘稅收’的含義,依舊停留一種比較淺薄的認知層面上,或者說,你對‘稅收’的理解,還是一種浮於表象的概念。”
此言一出,夏原吉心頭求知之念大勝。
而隔壁密室的兩位尚書,卻看不到夏原吉的反應,頗有些質疑了起來。
“茹尚書,你覺得我說的不對嗎?”蹇義看向同伴。
茹瑺搖了搖頭,只說道:“我認為沒什麼問題,稅收本就如此,夏尚書這位大明財神爺,不也是這麼回答的嗎?”
蹇義蹙眉,明面上是對茹瑺說的,實際上卻是說給皇帝聽。
“那為什麼此人會說,我們沒有理解‘稅收’的含義,我們跟夏尚書幾乎一樣的答桉,是一種淺薄的認知?”
說到這裡,這位德高望重的天官乾脆不裝了。
蹇義扭過頭對朱棣說道:“陛下,我等確實欽佩於此人的才學,無論是和平削藩、攤役入畝、大明國債甚至是化肥仙丹,都是治國良方。”
“可是。”茹瑺接過話來,“若是這等普通至極的概念,我等跟夏尚書的回答相差無幾,都要說夏尚書、也就是我等說的不對,這、是否有些太瞧不起人了?”
“我等國家大臣,雖然不是如夏尚書那般專學經國濟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