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夏原吉的不屑,大明國師,西湖遇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他莫名其妙地來詔獄竊聽,是真的想用白銀代替銅錢呢。
憑什麼?
就憑對面不知哪位狂徒的三言兩語,就把用了快兩千年的銅錢給廢了?
白日做夢!
單論對面之人的話語,夏原吉便能斷定,對方對於國家財政之道一竅不通!
不過是個異想天開的狂徒罷了!
但夏原吉為人忠厚謹慎,委實是不想拂了朱棣的意,這才耐著性子繼續聽這狂徒講課,心裡卻是有些不耐煩了。
“關於貨幣的起源,這一點必須但不重要。”姜星火知道他們不愛聽,“所以我會用盡量精煉闡釋,不耽誤太多的時間。”
“這一切,還是要從上次我們講《國運論》時提到過的農業變革開始講起。”
朱高煦眼神一凝,頓時回想起了從夏商周開始的那套“製造力決定製造關係”等內容,說實話,這是朱高煦這輩子第一次覺得自己好像看透了,這個龐大社會中千絲萬縷的聯絡。
而沒聽過的李景隆則顯得摸不著頭腦,不過他也不用過於擔心,姜星火沒有重複講課的習慣。
“從《國運論》的角度,農業變革使得不需要從事生產的食利階層,如貴族、軍隊、祭祀第一次出現了,構成了國家的必要組成。”
“從《華夏貨幣史》的角度,農業變革則帶來了社會的大分工,大分工帶來了原始的交換。”
姜星火在地上寫了兩個詞,一邊寫,一邊說道。
“事實上,遠古時期的人們在獲取了生存所需以外的食物和物品後,‘分工與交換’就不可避免地開始了。”
“分工與交換,是一對孿生子。”
指著地上的兩個詞,姜星火認真解釋道。
“這也並不難理解。有的人種地、有的人畜牧、有的人打造工具,這是分工;而他們之間依靠互相的物物交易,種地的人能用糧食換肉、換石鐮,這就是交換。”
說著,姜星火給了李景隆兩截樹枝,又給了朱高煦兩塊小石頭,自己手裡則拿著兩片葉子。
“葉子是‘糧食’,樹枝是‘肉’,石頭是‘石鐮’,我們現在交換一下。”
看著彷彿是小孩子在做遊戲一般,李景隆無奈地跟交換了姜星火交換了一份‘糧食’,朱高煦也跟姜星火交換了一份‘石鐮’。
“很好,現在你們兩個不種糧食的人,透過交換肉和石鐮,獲取了糧食,對不對?”
朱高煦很認真地點了點頭,甚至還數了數自己手裡的一份‘糧食’,和剩下的一份‘石鐮’。
姜星火繼續說道:“這種直接的物物交換,在參加交易的範圍窄小、品種稀少的時候,是能夠適應人們生存和發展需要的但是物物交換的成立,要以需求的雙重巧合、時間的雙重巧合、數量的雙重巧合,這三種巧合為前提條件。”
“陛下!”
夏原吉終於耐不住,他幾乎是以某種抱怨的語氣在向朱棣訴說。
“國家方經戰亂,百廢待興,臣是戶部尚書,每日恨不得有十八個時辰來做事,各布政使司那麼多的事情堆在桉頭,吳淞江水患、山東蝗災、甘肅大旱.這麼多地方等著賑災,又到了上繳秋糧的時候,如何有時間在這詔獄密室裡聽孩童做遊戲啊?”
朱棣聞言,反而不急不躁地寬慰道。
“朕知道夏尚書很急,不過呢,朕覺得不用急,國家這麼多事,不差這一天去做,今日夏尚書不妨與朕打個賭。”
“賭什麼?”夏原吉無奈問道。
“賭你繼續聽下去,會驚掉下巴。”
夏原吉用不可思議地眼神看著,攏著雙手窩在椅子裡的朱棣,這是天下至尊該說出來的話?
夏原吉幾乎腹誹出了那一句經典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