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頁,繼承亡夫遺產後,予喬,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貼補過去,要幫著拉人入夥,要送禮請客,這些東家們幾乎整日泡在酒樓茶坊裡,置一桌上等的好酒好菜是最基本的,周家酒樓裡,一桌上等席面也要幾十倆的。
用過了飯菜,總不能沒點表示吧,好話說盡的招人入夥,還得搶著結帳,送銀送禮,請人夜裡去茶坊喝酒聽曲兒。
銀子花了,事兒辦了,人卻換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89章
黃夫人給喜春算了一筆帳,是黃家投在朱通判身上的花費,除了黃東家流水一樣的撒銀子給朱通判招人,請客、送銀、送禮外,朱家的後院,從朱夫人一乾女眷,甚至是朱家的管家都是從頭到尾送了禮的。
給後院女子送金銀的不多,多是送些貴重的金銀首飾,胭脂水粉,「一頂真珠的頭面就得小一百,加上寶石的得添個七八十,真珠匣子送了四五個,一個匣子四五百倆,還有上等的布匹衣料,還給送了一匹雲緞去」
黃夫人這裡算出來的,就有好幾千。
喜春看她掰著手指頭算,問了句,「給送了這麼多,現在朱通判當不成知府了,這些送去的禮不給退回來的?」
黃夫人擺擺手,自認栽了:「怎麼還?吃到嘴的再吐出來?他們大頭的都是在外邊消耗過了,席面、茶坊、曲子,好酒好茶的,真正給他家中送的禮不過是小的,這種事情,人家又沒說包上知府的位置,又是我們自己眼巴巴給送去的禮,如今也不過是自己吃虧認栽了。」
喜春覺得這本來就是奔著這個去的,大家心裡心知肚明,就是沒有明著說要捧著上位,但誰是白白往一個不熟的人身上砸銀子的不成?事情成,大家往一處使力,這好處也花到了點上,誰都吃不了虧,事情不成,浪費了這麼多銀子,得了好處的把東西拿出來給一家分一點,也全了這些時間大家的辛苦跑動。
事情給跑了,銀子花了,最後最辛苦的反而成了竹籃打水,被捧著的雖說沒有上位,但人家得了實惠啊,掙錢了啊,要真有點良心,白白得這銀錢,心裡也不會安穩。
但這也只是對有道德的人,到底是商戶們主動送的禮,人家就是不退也奈何不了。
朱通判家有沒有道德沒人知道,喜春之後是沒聽過訊息說朱通判家給人回了禮的,反倒是駱知州那邊,先前站了他的每家都得了個回禮,不貴重,好歹算個心意。
據說這辦禮的銀錢是沈家給出的,喜春也是聽人提的,說:「駱家的情況是要比朱家好上一些,但知州一月才幾個銀子,駱家又沒兩個鋪子,這禮只有有錢女婿沈家才出得來。」
過後喜春回想起黃夫人說的,這些東家老爺們整日在外吃酒吃飯,幾乎一個來月都是泡在這些地方的,用的吃的全是上等貨,一家要在外邊耗費好幾萬,他們整個府城可不只一兩家,光是商戶人家,這大大小小就有好上百上千家,排得上號的也有十來戶人家。
小的投個幾千,中間的出一兩,多的比黃家還多的則有七八萬,算下來,這些商戶人家僅是不到兩月就在城裡花費了數十萬銀兩,真正得了利益的,就是他們所消耗的地方,酒樓、茶坊,好茶好水。
喜春叫人把外邊鋪子上這月的帳給送了來。
她心裡頭有個想法。
胭脂鋪是花掌櫃親自送來的,正好要把盛京那邊得來的信兒給她稟報的,喜春翻看了手中的帳冊上記得很清楚,也應證了喜春心裡的想法。
周家的金銀樓閣、布匹衣料,甚至酒樓茶肆的盈利直接翻了好幾倍。最突出的就是茶肆了,甚至超過了布匹鋪子。
花掌櫃見她把目光放在上頭,倒是不驚奇,「這每幾年就要來上一回,大大小小的商戶們趕著給人請客送禮的,挑的又全是好東西,銀子自然翻翻了,不過這也說不準,那些請客送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