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摸的北冥胖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山崩(改),大元權臣,可以摸的北冥胖魚,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號調動軍隊!
真金雖然死去多年,但是他能征慣戰,在大元的軍隊中威望極高。這枚太子真金的金印,代表著海山就是真金太子的傳人,日後成為海山奪取皇位的重要身份證明。
最終在大德四年(1300年)的八月,趁著秋高氣爽,兵強馬壯的機會,海山親帥大軍,一舉在闊別列這個地方,大破叛王海都的窩闊臺汗國軍隊,陣斬萬人。
翌年他又親自率軍與海都在蒙古高原上展開幾番惡戰,結果叛王海都於回軍的路上憂憤而死。
此後戰事告一段落,但海山仍留在漠北鎮撫軍民,並於大德八年(1304年)加封懷寧王,賜螭鈕金印,元成宗還將瑞州(現在江西高安市)的戶作為他的食邑。
大德十年(1306年),海山又再次率軍越過金山,在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流域追剿察八兒等海都的餘部,進一步鞏固了元朝對漠北的統治。真正做到了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他在母親和弟弟的配合下,最終登基稱帝。而後為了獎勵好幾次為自己險死還生的弟弟壽山,再加上母親答己的慫恿,最終他決定立弟弟壽山為皇儲繼承人。
他們約定兄終弟及,叔侄相繼。也就是說,他死了之後,會將皇位傳給弟弟壽山;而壽山死後,皇位再傳給海山的兒子、壽山的侄子和世瓎;和世瓎死後再傳給海山的兒子。
以此類推,這就是兄終弟及,叔侄相繼。如此一來,皇位就永遠在這兄弟倆的家族中傳承。
海山接手的國家,千瘡百孔。由於忽必烈晚年的錯誤經濟政策,再加上元成宗鐵穆耳用人不當,導致國家權力,尤其是大汗的權力出現了很大的動搖。邊疆上的叛亂此起彼伏,這才給了叛王海山、篤哇這種人有機可趁。
連年的邊疆戰爭,也讓大元帝國不堪重負。
改革內政,增強皇權,成為擺在海山眼前最為迫切的任務。所以他即位後,立刻與西疆察合臺汗國大汗篤哇和他的繼承人也先不花展開和談,很快以大元朝廷的妥協為代價,停止了戰爭
原本朝廷可以和察合臺汗國一起,平分的海都死後破碎混亂的窩闊臺汗國領地。但是為了儘快結束敵對狀態。朝廷做出了極大的讓步:大部分窩闊臺汗國領地(今中國新疆北部地區)被察合臺汗國所佔據。
當然,這次不平等的瓜分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阿爾泰山一帶的夏季牧場和冬季牧場被分別劃分給了大元和察合臺汗國。這就為以後大元與察合臺汗國再次爆發戰爭埋下了伏筆。
(遊牧民族是需要將牲口根據季節變化,在冬季牧場和夏季牧場之間,來回遷徙的。所以才叫遊牧民族——他們需要往返遊動於兩個季節牧場。)
然而這份兒妥協,讓大元朝廷終於有了喘息的機會。海山首先選擇增強皇權,因為只有皇權強大了,才能繼續其他方面的改革。
他大肆提拔當初跟他一起在漠北和西疆作戰的蒙古和色目將領,讓他們充任全國各地的重要職務。而且他還拋開中書省,另設尚書省,從而提拔自己的親信,讓他們把持朝政。
當然這也有一些缺點,那就是封賞過甚,導致這些人逐漸成為了國家財政的負擔。而且這些人擁有特權之後,廣佔田畝,與民爭利,成為挖帝國牆角的主力軍。這些人最終變成經濟發展的巨大阻礙。
加強了皇權之後,就是經濟改革。雖然元武宗海山在位僅僅只有三年多,但是他奮發圖強,日進千里的工作作風,跟當年在戰場上一樣的雷厲風行。在他的推動下,大元朝廷連續不斷的做了很多改革措施。
比如改革鈔法:頒“至大銀鈔”,又發行銅錢“大元通寶”和“至大通寶”,並許諾這些銅錢可以與歷代銅錢混合使用,從而保障了大多數老百姓的經濟利益的同時,還能穩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