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摸的北冥胖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七章 戈壁,大元權臣,可以摸的北冥胖魚,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配合作戰,提高整體戰鬥力。

看著手下不同民族,不同部隊的人,竟然在這片生命禁區中如此和諧相處,其樂融融。李續和阿蘭達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卻也寬心放鬆了很多。他們倆之前,還真擔心漢人軍士和草原士兵之間,因為語言和生活習慣不同,而造成不必要的對立和衝突。

巡視部隊後,放鬆下來的兩個人,也各自駕馭著坐下的馬匹,聚在一起開心地玩了起來。

反正下面官兵之間很和諧,各個單位也有下屬的千戶們管著,周圍還有一層層的防護警戒。小哥兒倆難得得沒什麼事兒,開心地聊著天,就好像小時候在一起的樣子。

他倆無意間顯露出來的那一陣陣歡快爽朗的少年笑聲,才讓周圍的很多人想起來,這兩個指揮著近萬人馬的將軍,其實都是不到二十歲的少年郎。但是,這一陣子的征戰廝殺,可沒有人敢把這兩個人真當少年看待。

整軍經武、殺伐決斷、運籌帷幄、戰陣衝鋒,他們兩個人都是全軍的翹楚。更何況這兩個人身份之高貴,普通軍士根本就望塵莫及。

倆人聊著聊著,就開始比了起來:看誰的馬匹用更快的速度,以走馬的方式前進。誰先控制不住戰馬,讓馬跑起來了,就算輸。輸了的人,給大家奏樂唱歌。

李續以前總是自稱步軍戰將,其實就是因為他的騎術遠不如兩個表哥。而且從小研習的武藝,也是鞭這種短兵器。再加上騎術不佳,在馬上對戰訓練的時候,和分別使用大關刀和蟠龍槍的熊大熊二,總是佔不到便宜。但是,到了步戰,這兩個人的長劍和單刀就沒法跟李續比了,好幾次被李續以一敵二的打敗。

說到馬上兵器,熊大納忽出的兵器是一柄大關刀,熊二阿蘭達是丈二蟠龍槍。李續小時候看這哥兒倆的武器,總覺得自己應該換成雙股劍,這樣就湊齊“桃園金三角”了。李續還特意把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跟這哥兒倆講了一遍,結果就被這兩隻狗熊滿操場追著揍:明明你是最小的,怎麼在故事裡編排我倆是你弟弟?佔我們便宜是吧?

騎馬比賽,李續能贏才怪了。不出意外,熊二阿蘭達開心地獲得了勝利。

最後,李續不得不按照約定,從自己的行李之中,拿出了那把自己的樂器——火不思,給阿蘭達演奏一曲。

李續從小在河間王府長大,天天跟著兩個表兄在一起玩耍。小哥兒仨可不光是成天耍槍弄棒,騎馬打獵。他們仨每個人都有一種自己選擇的樂器,看書演武之餘,還經常在一起合奏樂器。

納忽出是雅托克,一種草原的古箏。很難想象,他那雙能將二十斤的大關刀,揮舞耍動起來的大粗手指頭,竟然可以靈巧地撥弄雅托克的琴絃,演奏出極其曼妙柔美的樂曲。

而且他從小練習的是十二絃雅托克琴。十二絃亞托克是專門演奏宮廷樂曲的。普通牧民百姓彈奏的是十根琴絃的雅托克。十二絃雅托克琴的演奏難度,可不是僅僅是多了兩根琴絃的問題。整個音節和旋律都完全不同,難度遠勝於十弦雅托克琴。

但是納忽出哪怕是多次磨破了手指頭,也非要學十二絃雅托克琴。他驕傲地說:“十絃琴是庶民彈奏的,不符合他的身份。”

而熊二阿蘭達則喜歡冒頓潮爾,也就是胡笳。這是一種上古樂器,形似後世的黑管,發音柔和、渾厚,音色圓潤、深沉。

阿蘭達那寬闊宏大的胸膛,氣力很足。吹奏胡笳,聲音洪亮而綿長。甚至他還多次在聖母皇太后答己太后面前表演胡笳獨奏,得到了頗通音律的老太太,很高的評價。

李續的樂器叫火不思。因為這種樂器讓他想起了上輩子的一種叫做吉他的樂器。其實火不思在草原話中,就是“琴”的意思。因為多是胡人彈奏,漢人們也叫這種樂器為胡拔絲。

火不思有四根琴絃,梨形的音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濟南府穿越實錄

醉可樂

大元權臣

可以摸的北冥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