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摸的北冥胖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孽債,大元權臣,可以摸的北冥胖魚,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75章 孽債

“放開我!你這狗韃子,畜生!你暗中偷襲,你不是好漢!放開我,我要跟你決鬥!”

醒來後的刺客,一邊使勁扭動著身子,一邊瘋狂的叫囂道。

真沒創意,這話說出來估計他自己都不相信我會照著他說的去做。李續讓人將那個木墩子搬過來,他要審問一下這個刺客。因為,他從聲音中聽出來了。最開始罵自己的,就是這個人。而且從他的話頭兒上來看,這個人似乎跟自己有仇啊。

“冤有頭,債有主。你是不是找錯人了吧?你認識我嗎?”李續特意明知故問。

那個人怒罵道:“李圖勒!化成灰我都認識你!你這個狗賊,屠夫!”

這話一說,李續就有點蒙圈了。這不是找錯人,是精準定位刺殺。

看來,這個人肯定跟自己有仇,血海深仇那種。但是,自己並沒有跟什麼人結這麼大的仇恨啊。軍中的確有幾個跟自己不對付的,但是也就是相互看不上對方罷了。打個架,打不贏自己,就不服氣那種。不至於有這麼大的仇怨啊。

伊思馬忽是審訊的行家,他曾經跟李續說過,審訊一個人,千萬不要盲目的去提問,對方會發現你什麼都不知道。要不就死不開口,要不就胡說八道。

李續沒有繼續提問,而是仔細觀察這個傢伙的樣子。他發現這傢伙的髮髻跟旁邊被自己摘下頭盔的那個漢人士兵的髮髻,形狀似乎有點不太相同。他連忙讓士兵將火把湊近一點,仔細看。

一看之下,李旭發現。這個人的髮髻並不是普通人的那種挽個扣盤發,而是道士經常梳的太極髻。

所謂太極髻就是先把頭髮梳成馬尾辮,然後插上髮簪,把頭髮分成兩條,分別圍著髮簪左右往復盤繞,形成的髮髻形狀,猶如太極八卦一樣。

社會上,除非信奉道家的居士,一般人很少特意盤成這樣的髮型。

李續一招手,叫過旁邊那個士兵過來。他吩咐那個士兵去北邊,好好看看那個被自己劈死的屍體,頭髮髮髻是不是也是這種太極髻。

很快,那個士兵就跑了回來告訴李續:“大人,那個人不是太極髻,但是是混元髻。我二爺就是道士,他就是梳的混元髻。那可不是普通道士能梳的。”

“哦?這裡面有什麼講究?”李續問道。

“回稟大人,混元髻的髮簪是從後往前扎的。而且使用的也是一種特殊的,彎曲的木簪,用來別住頭髮。很多髮簪上還有道家符號。那個人的髮簪上,就有個八卦印記。如今,在道觀裡是有規矩的,只有道長或者更高階別的道士,才能梳這種混元髻。”

竟然是道士。

李續心裡咯噔一下。因為在元朝,宗教勢力是非常強大的。無論是佛教、道教甚至來自西方的各種宗教,在大元王朝都有很高的地位。

而作為本土最重要的佛教和道教,因為蒙元貴族的推崇與扶植,不光在民間,甚至他們的政治影響力,都非常強。

父親李翀要在河南募集救災的錢糧,甚至還需要藉助白馬寺的宗教力量和影響力才行,可見一斑。

李續納悶兒道:道士怎麼會跟我有仇?我不是在大都當兵,就是去西域打仗,最近也沒有交惡道家的人啊?

李續想著問題,無意中發現,在那根奇形怪狀的長柄兵器的杆上,好像刻著字。他拿起來,對著火光一看,上面寫著五個字:崆峒禹王槊。

禹王槊?那不是傳說中殘唐時期,名將李存孝使用的武器嗎?怎麼是這個鬼樣子。黃銅杆上面有一隻銅鎏金的拳頭,拳頭橫握著一根尖刺。這是要在敵人身上刻字嗎?

李續又拿起那對兒奇怪的鹿角一樣的雙溝,找了半天,果然在護手的地方,也刻著“崆峒”兩個字。

而且,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濟南府穿越實錄

醉可樂

大元權臣

可以摸的北冥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