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摸的北冥胖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元曲,大元權臣,可以摸的北冥胖魚,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70章 元曲
就在李續正在四處尋找的時候,金安格從後面,又抱著四個熱氣騰騰的蒸餅,跑了過來。
“表少爺,快吃吧。老張家的蒸餅雖然好吃,但是量太小。剛才是屬下忘記提醒表少爺,應該多買點。”
李續看到金安格還是當年那個伶俐的樣子,笑著接過冒著白煙,還有點燙手的蒸餅,跟旁邊同樣沒吃飽的謝博文,一起分著吃起來。
橫穿潼關的潼水上,有一座堅固的大石橋,叫做潼橋。橋面呈拱形,弧度很大。金安格說,這樣設計,其實是為了方便守軍據橋而守。
跨過潼橋,繼續走不遠,有一大排新建的房舍,就在城北牆邊。金安格介紹說:
“表少爺,最近這兩年,朝廷經常舉辦科舉會試,所以從關中前往中原和大都的舉子儒生,越來越多。這邊這幾排房子,都是前幾年關帝廟、城隍廟、靖安寺改的。那些寺廟現在都搬去南邊的筆架山和麒麟山一帶。”
說著,他又指了指不遠處的另外一排房子:“那是北小門邊上的稅所和驗房。這兩年雖然西邊有戰事,但是往來的商賈也很多。當地人都說,這是盛世要到來的預兆。”
李續心中冷笑:盛世?整個大元王朝就不到百年,哪兒來的盛世。周邊戰事不斷,四夷叛服不定,同為蒙古人的幾大汗國之間,也打的你死我活的。朝廷內部你搶我奪,黨爭四起,殺戮不停。盛世?要真的是盛世到來了,還有我上位的機會?
不過李續表面上卻假裝滿意的點點頭,不過他認可的是金安格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
走了不遠,他們就來到一片不算很高的小丘前面,有一座小型的石牌坊,立在山門口。天色已黑,看不清牌坊上面寫的什麼字。牌坊後面是一條彎彎曲曲,延伸向上的石臺階。
李續等人拾級而上,走不多遠就登上了小丘。很快,就聽到了一些嘈雜的人聲,裡面還夾雜著鑼鼓琴瑟的聲音。
金安格解釋說:“表少爺,快到了。這邊在戰爭的時候,是囤積糧草物資和器械的倉房。最近,流民比較多,所以就給安置在這邊了。正好這邊還有個百戶所,可以順便看守這些人。其實,這些人也不會久留,這邊也沒什麼糧食給他們吃。他們還是要儘快離開。”
李續問到:“去關中嗎?我路過關中到時候,看到那邊也不富裕啊。”
金安格點點頭說:“不是去關中。而是從這裡往北,過風陵渡,去晉南一帶。那邊比較富餘。或者也有人從這裡往西,但是不是去關中,而是去漢中。雖然是逃難的,但是其實也有一些財帛家產,只是河南據說現在沒什麼地了,有人要翻越秦嶺去蜀中討生活。聽說,還有人想要去河西那邊。雖然那邊現在暫時有點亂,但是地廣人稀,努努力也能置辦出一些家業。嗨!其實,都是被逼的沒辦法了才出來的。”
金安格說到這裡,無奈的搖了搖頭。
李續沒接話,再說多了,話就不好聽了。但是李續心裡卻深深的沉了一下。百姓真的很苦啊,要不是活不下去了,怎麼會帶著家人逃往不確定的遠方。
在金安格的帶領下,他們很快就到了那片原來是倉庫,現在安置往來流民的地方。
雖然天已經黑了,但是還能看得清楚,這裡已經搭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棚子。為了方便生活,他們還在中間的一個廣場上,點燃了很多篝火。
不少人家,就用這公共篝火,加熱自己白天弄過來的食物,燒著熱水。
李續發現,這數百人的流民,並沒有自己想想中的那麼混亂骯髒,很多人的穿戴明顯還是很乾淨整潔。好像是出門旅行,而不是死中求活的乞活。
這其實更說明問題的嚴重性,這些人之前應該是家有私田的自耕農。生活還能過得去,有吃有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