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摸的北冥胖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襲,大元權臣,可以摸的北冥胖魚,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72章 遇襲
李延對於政治和人心的瞭解,其實還不深,想了一會說:“你是說右丞相蕭拜住大人?”
李續搖了搖頭,用最低的聲音輕輕說道:“一路上我思量了很久。我猜測,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當今的皇帝,壽山大汗。”
啊?李延都驚詫了。
他跟著父親去宮中的時候,拜見過壽山大汗。那是他第一次遠遠的見到皇帝。
後來參加科舉考試,獲得二甲頭名後,還被壽山大汗特意單獨召見問話。
在李延的記憶中,壽山大汗是個和藹親切,滿腹經綸,平易近人的慈祥長者。那種感覺讓他認定,這一定就是書中說的堯舜之君。
他跟自己說話的時候,就跟親人長輩一樣。還拉著自己的手,讓他過了年後,就來詹事院,輔佐和陪同太子碩德八剌。那次陛見,可給李延感慨的不行。
“不······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陛下才不是你說的那樣的人。你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然而,話雖這麼說。聰明如李延者,一聽李續的分析就知道,他說的其實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李延內心是一萬個拒絕的。他不相信那個慈眉善目,虛懷若谷的皇帝,可能會對自己的父親下毒手。就為了權力。天下的權力難道不本來就是他的?
李續不想在這個事情上再跟他多掰扯,於是轉移話題,拍了拍他肩膀問到:“你不在家中,也不在父親身邊。跑到這裡來做什麼?”
李延似乎還沒有從剛才的震撼中沒有完全醒過來,他有點懵懂的說道:
“父親命我來這裡,迎接從漢中調任行省,擔任行省御史中丞的張養浩張大人。我當初在京城參加科考的時候,張大人負責監察我那一場。所以,他也算是我的座師。”
“你什麼時候到潼關的?阿爸現在到哪裡了?”
“我和父親是在臨清分別的。我先去了洛陽,跟幾個同年見了個面,然後就趕來了這裡,是前天到的。估計過兩天,才會接到張大人。他從漢中那邊過來,走蜀道,不那麼快。阿爸,路上好像還要在濮陽一帶滯留幾天。然後會直接去洛陽。洛陽白馬寺的住持,邀請父親過去聽經。其實,也是父親想借著白馬寺的地位,多募集一些錢糧,用於賑災。如果你要是去找他,現在直接去洛陽白馬寺,估計正好能碰到他。”
李續點點頭,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身後那群人,已經完全呆住了。
愣愣地望向這兩個嘀嘀咕咕的兄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李續笑著從李延手裡拿過他那本曲辭冊子,然後遞給了發愣的伶人。
“你們好好排練,我一會回來看。我們兄弟倆已經多年未見了,那邊說點事情。哈哈。”
說完,便回身,拉著李延往這座望河樓北邊的無人地方走去。
“兄長。你以後準備怎麼辦?我現在是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在這邊待不了太久,還要回大都幫助舅舅。你呢?是去大都,還是留在父親身邊幫助他?”李續一邊走,一邊問到。
望河樓是建立在潼關內,麒麟山的山坡上,臨山而建。估計,當年的時候,完全可以站在樓上,鳥瞰下面滾滾黃河東流去的樣子。所以才起名叫做你望河樓。
如今,這裡早就是荒草萋萋,冬日裡乾枯的雜草,被泛著水汽腥味的河風,吹得嘩啦啦的。
李延聽到了李續的問話,但是沒有馬上做答,而是默默的想了一會。
最後,當走到山坡邊的黑影中的時候,他才開口說話。也許只有在看不到,只能聽到的時候,才好說心裡話。
“我不想留在父親身邊。我想去大都。陛下······陛下曾經說讓我去詹事院。但是,父親則想讓我在他身邊待一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