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頁,蓮生敦煌·下,的灰,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人一邊說,周圍降卒一邊紛紛點頭,那人越說越是悲憤,黝黑的臉頰上,都湧出潮紅的血色來:
&ldo;小人也不願意殘殺同胞,但是性命在敵軍手裡,我們有什麼辦法?只能勉力上前,一待夏軍潰敗,立即降順大涼。卻不料大涼也容不得我們,任我們說破了嘴皮,也依然要斬首坑殺。身處亂世之中,賤民的性命,當真是連草芥都不如!無依無歸,任人踐踏。可憐我們被自己人砍殺也就罷了,還要被築為京觀,替那敵軍獻祭,將軍!我等心中,慘痛椎血,這死也死得不服啊!&rdo;
李重耳的身上,也是寒意直透脊背,一時間呆望著階下眾人,說不出話來。
將降卒築為京觀,本是各國慣例。
軍中習以為常,從未有人覺得有不妥,一向只視對方坑殺為殘暴,己方築為京觀則是正義勝利的象徵。如今被蓮生一通唾罵,又被這降卒嘔心瀝血地一番辯解,他才剛剛意識到一件事,就是這階下降卒,並不是一個虛幻的虎狼標識,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有各自生命,各自生活,各自妻子兒女、喜怒哀樂的人。上陣無非是各為其主,並不是殺戮成性。
更有許多,還是他大涼的自己人。
&ldo;你說的是實話嗎?&rdo;李重耳追問道:&ldo;如何證明你是涼人,不是夏人冒充?夏人會說我漢話的也不在少數。&rdo;
那人不急不躁,朗聲道:
&ldo;小人生於大涼,長於大涼,吃的是大涼的餺飥與水面,喝的是大涼的麥酒與醇醪,讀的大涼書,唱的大涼歌,夏國掠得去我等的軀體,掠不去依附於大涼故土的魂靈。小人至今還記得兒時母親教背的大涼歌賦,背與將軍賞鑒:&l;涉至虛以誕駕,乘有輿於本無,稟玄元而陶衍,承景靈之冥符。蔭朝雲之庵藹,仰朗日之照煦。既敷既載,以育以成……&r;&rdo;
李重耳驚呆了。
他背的是先帝李浩少年時寫的《述志賦》。
這篇賦文,因其文藻綺麗,情懷壯美,在大涼廣為流傳,作為李浩嫡孫的李重耳,當然自幼背得滾瓜爛熟,卻不料在這距離首都千里之外的戰陣之中,於敵國降卒的口裡,聽到這充滿著故土鄉情的辭句。
面前這降卒,背得神情泰然,顯然是熟極而流,而他周圍的降卒們,也都紛紛跟著吟誦起來:
&ldo;……幼希顏子曲肱之榮,遊心上典,玩禮敦經。蔑玄冕於朱門,羨漆園之傲生。尚漁父於滄浪,善沮溺之耦耕,穢鵄鳶之籠哧,欽飛鳳於太清。杜世競於方寸,絕時譽之嘉聲……&rdo;
【📢作者有話說】
《述志賦》就是史上李重耳的爺爺李暠的作品,這位西涼開國君主文武雙全,是個明君。李重耳他爸李歆是真的不咋地。
第56章 泡個熱湯
◎&ldo;帶我來這兒幹什麼?這是個浴室!&rdo;◎
偌大廣場之上,誦聲越來越響,越來越齊整,彷彿有一條無形血脈貫通於眾人之間。連那廣場周邊看守降卒的涼國將士們,也都漸漸地神情平和,悠遠,禁不住跟著一起吟誦:
&ldo;……挺修幹之青蔥,經歲寒而彌芳。情遙遙以遠寄,想四老之暉光。將戢繁榮於常衢,控雲轡而高驤。攀瓊枝於玄圃,漱華泉之淥漿。和吟鳳之逸響,應鳴鸞於南岡……&rdo;
李重耳轉過身子,以徵詢的目光望向姬廣陵。姬廣陵已經明白他的心思,微微點了點頭。
&ldo;放了。&rdo;李重耳回身向著眾人,手臂一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