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頁,世子爺心眼忒小,在酒,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蓮衣站在人堆裡,幫不上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跟過來,大概是因為錢是自己出的,不親眼看著錢是怎麼沒的,總有些不是滋味。
徐達見她「神情肅穆」地前來督工,朝她拱拱手,滿臉敬佩之情,「沈姑娘,你這下真是驚著我了。真想不到,你初來乍到,與北平也沒什麼感情,竟可以為北平做出如此壯舉,實在令人欽佩。」
蓮衣被說得也不好意思了,乾笑兩聲,「做好事嘛,錢沒拿到手上不知道多少,花出去也不至於太心疼。」
徐達說道:「一千八百兩,可不是個小數目,粗略算算能吃兩三個月不成問題,別擔心,這已經算進了那些從西邊聞訊趕過來的流民,兩三個月的時間,官府要是還不能籌來糧食,可就說不過去了。沈姑娘,你可不光救了流民,還救了北平這幫吃乾飯的父母官,他們可得好好謝你,沒準還要將你寫進縣誌。」
蓮衣連連擺手,她可承受不起,「那還是別了,其實這個好事掛高府帳上也一樣,我不是為了出名才花這個錢的,只是眼看幾方僵持,總要有人出來破局,我膽子小,害怕看誰為此丟了性命,既然能用錢解決,那就還是用錢解決了最好。」
「說的是。」徐達意味深長一笑,「不過這筆善事不能記在高府帳上,沈姑娘,其實老爺之所以不願意替官府救濟流民,還有一個原因,你未必理解,但朝廷如若得知高府在北平有如此舉措,定然心生不悅,這個多說無益,只可意會。」
蓮衣明白,她太明白了。
慕容澄不就是因為這個被從蜀地薅到京城的嗎?現在就連她都知道當朝皇帝有個多疑的脾氣,疑心這個疑心那個,疑心完外人疑心宗室裡的親戚,想必當年高家為新皇登基修葺的三座城樓,就是為了向聖上表忠心的吧。
徐達說道:「今天先運一百袋來,派完為止,明天減半,之後都五十袋一天,撐三個月不是問題。」
一袋袋糧食被運了過來,劃開布袋倒進大鍋,五彩斑斕的各色糧食在水中翻騰,蓮衣在邊上絞著手,不知道回去該怎麼和家裡交代。
雖然的確是流民的遭遇令蓮衣動了惻隱之心,但說到底她是為了慕容澄才出此下策……
小滿居不是她一個人的,可是她卻為了慕容澄,弄丟了小滿居的一千八百兩。
想著眼淚就要從眼眶子裡沁出來了,只是後悔也遲了,反悔更是來不及,這個善人她當得如鯁在喉如芒刺背,想躲開點不忍看了,又聽見遠處嘈雜的人聲和官兵嚴厲地呵斥聲,原是官府領著流民來喝粥了。
這麼一看,人真是多,烏泱泱像是望不到邊際,沿小路跟著官兵浩浩蕩蕩地來了。
瞧著這景象,蓮衣不禁疑問,一千八百兩能救這麼多人嗎?
蓮衣怔怔出神,一下也忘了掉淚珠子,只顧得上看流民們挨個在等待中喝上一碗黏糊糊的雜糧粥。他們為能夠活命感到高興,而這份無數人的喜悅竟也是她花錢買來的?
這麼算,這錢似乎花得值得。畢竟人命是不能用價值衡量的。
蓮衣來了幹勁,她擔心糊鍋,拿起大馬勺幫著在幾口大鍋之間遊走,不停上手攪動。
「都慢點,不要搶!」也有那餓急了的,這就到了官兵出力的時候,真要餓急了擠上來,也得拖下去排隊,否則個個都上來插隊,那還不亂套了。
流民們也不知聽誰說的,一傳十十傳百,都知道了施粥的是灶臺後邊那個掌大勺的姑娘,有的上前來還要感激涕零地謝她,領著孩子跪下磕頭。
蓮衣嚇壞了,「你快起來!我可受不起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