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能貓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資明,大能貓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閒散的官職肯定就好抽出身來了。”
“年輕、閒職……”正德皇帝開始坐在龍椅上思索了起來,正德皇帝突然裝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道。“這不是最適合翰林院的庶吉士或者其他學士嗎?”
正德皇帝此言一出,幾個大學士和翰林院相關的人身體都抖動了一下。
雖說正德皇帝肯定是讓年輕人去查辦此案,而今日參加大典的都是老人為主。
但是按照王資那一套“必死”理論推理下去。
不論是誰去查案都查不出此案的結果。
幾個年輕學士一頭栽進去後,他們這些年輕學士的前輩能不受牽連嗎?
再加上現如今距離科舉已經有一年多了,科舉進士功名以上的人才不是正式入朝為官,就是在翰林院有一學士閒職,
同時他們都已經找好了靠山站好了隊伍。
這些年輕人被拿下去後,就算各位大臣不受牽連也會導致羽翼折損。
“眾位,咱們直接叫現在翰林院的庶吉士以及學士們去清查此案可好?”正德皇帝滿臉和氣的向群臣問道。
文臣這邊齊刷刷的看向了內閣首富李東陽,希望李東陽站出來反駁陛下這種安排。
感受到身後炙熱目光的李東陽,也只能站出來對正德皇帝拱手道:
“陛下,臣以為這些庶吉士與其他學士多為剛剛從科舉中走出的進士。”
“這種人連觀政都難以給出正確意見,讓他們主持這種大案豈不是等著出問題嗎?”
“這種大案一定要一個有深厚從政為官經驗的大臣來操辦更好。”
“李少博說對,一般的進士還真處理不了如此大案。”正德皇帝同意道。
正德皇帝再一次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內閣首輔李東陽的意見。
正德皇帝再一次坐在龍椅上思索誰適合辦理主持此案。
臺下的眾人也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突然,正德皇帝微微皺眉,對著群臣們說道:
“不對勁,不對勁。”
“按你們幾人給朕的意見來看。”
“主持操辦此事的人,”
“既要有常年為官的經驗;”
“還要年紀偏小有能力有精力;”
“最重要的是還要是一個閒職。”
“這種人咱們大明真的有嗎?”
臺下的群臣與國公以及皇親國戚們又不說話了。
大明好像還真沒有符合這三條標準,適合幹這件事的人。
在場的所有人想了想,發現還是有人能幹這件事情的,
也符合正德皇帝剛剛提出的三項要求,他就是——王資。
王資肯定年輕,他只有十八歲左右,正是精力旺盛、血氣方剛的年紀;
從政經驗方面也不用問,王資滿打滿算也有快一年的從政經驗了,更重要的是參手過巡邊與《田均役》推行這兩件大事。
雖說王資此時的從政為官的經驗比不過朝中老臣,但是對比那些剛剛結束讀書不久的進士們來說,已經是極其豐富的從政為官經驗了。
能力方面就更不用說了,王資可是所有推廣《田均役》的大臣中,唯一一個沒有激起民變的欽差特使。
至於官職是否是閒職?
錦衣衛從最高層的指揮使到最基層的小旗、校尉,這些官職有一個算一個,哪個官職是不是閒職還不是正德皇帝一句話的事情?
正德皇帝如果讓一個國公放下軍權,可能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勉強成功。
甚至肯定會到最後都沒有讓國公放下軍權,徒費一番功夫。
更有可能直接導致國公兵變。
文臣那邊也差不多,沒有正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