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能貓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七章,資明,大能貓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86章
在這次逛花樓期間,王資還偶遇了好幾個王龍送給自己的前“義女”,
王龍送給王資的那一批義女在一眾黑心錦衣衛的分銷下,很快就以總價一萬六千兩的高價分別賣給了大同府各處的風月之地,
王龍聽聞此事後,也迅速以自己的權勢將這些聚金盆重新奪了回來,
王龍也沒多想,反正不論王資是否將這些“義女”出售,
王資在來到大同府後收受自己的賄賂的事情已經是事實,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那可不是什麼主義或者制度能影響的,而是人類的共性與共識。
但王資後面的舉動就有些讓王龍擔心了,
王資在杜勇以前來大同府之前,日日兢兢業業的在大同府附近考察地形與民情,
之後就是王資下令開始大面積的抓捕黑戶,
在王資剛剛開始抓捕黑戶的時候,不少大同府當地被抓走黑戶的地主與士紳們,都花錢走王龍或者王勳的關係,
希望王龍與王勳能找到王資,將自己家中被抓走的黑戶放出來,
當時王龍與王勳在得到當地士紳與地主的定金與後續禮錢承諾後,都試著聯絡過王資,
可王龍和王勳每次與王資見面後,王資都對這件事打啞謎,
這時候王龍和王勳才發現,王資不是不會大明那套官場推太極的話術,
而是王資之前一直不用罷了。
沒得到好臉色的王勳與王龍原本以為王資是不識好歹的貨色,
都打算聯合代王一同上諫正德皇帝王資失職了,
但此時代王卻阻止了二人,
代王認為王資不過是抓黑戶,
而抓黑戶按照王資的說法是為了推行《田均役》,
推行《田均役》之事乃是陛下親筆書寫的聖旨中,要求去往全大明各地的欽差所作之事。
代王身為皇親國戚的訊息可比王龍和王勳的訊息靈通多了,
大明中央派到地方的欽差中,除了大同府的王資只是較為“溫和”的選擇抓黑戶要求地主士紳“妥協”《田均役》外,
其他各地的欽差中,甚至有開始使用抄家等極端手段來威脅當地地主士紳上報黑戶數量。
王資這種只是讓上千的錦衣衛們在田野間搜查有無黑戶,將黑戶抓走的手段實在是太過溫和了,
如果王資只是抓黑戶就受到大同府官民們的一致檢舉,那麼等到這幾份檢舉信送到正德皇帝手中後,
“別的地方都抄家砍頭了都沒人檢舉欽差,怎麼大同府只是抓幾個黑戶就這麼多人檢舉王資呢?”
正德皇帝不僅不會責罰王資,反而會對大同府地區的官吏廉潔水平產生質疑。
俗話說得好,窮地方不出大貪官,
大明朝真正的苦寒之地,例如王守仁去的貴州一帶是很難湧現出大量貪官的,
畢竟大明朝又沒有一個不顧百姓生活水平的巨型印鈔機,源源不斷的強行給地方政府印錢供當地官員貪腐,
一地能否養育貪官的根源還是要考慮當地的經濟水平,
好巧不巧的是,大同府恰好是全大明除江南一帶外,數一數二的富庶之地,
而且大同府它的富庶本身就是仰仗於對外走私這種不光彩的手段富裕,
礦務局那光明正大的煤炭產業都能貪腐出成百上千乃至萬億,
大同府這純灰色的走私產業不是能貪的更多?
所以大同府上下官員在貪腐問題上,那叫一個貪的整齊劃一。
經過代王的“開導”後,一眾士紳與地主也知道直接要回自己手下的黑戶不太現實了。
而恰好這時有自認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