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能貓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救助流民,資明,大能貓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滿清,大明的皇帝並不好直接拿下罵宦官來指桑罵槐罵皇帝的文臣。

至於後世流傳出來的明朝大興文字獄的謠言,大部分都成書於滿清時期,

也不能說是滿清的朝堂在故意抹黑明朝,

準確來說滿清時期的這些形容明朝文字獄的書,更像是滿清的文人在“借古諷今”。

類似於唐代《長恨歌》中:“漢皇重色思傾國”的用漢代指唐一樣,是滿清文人在用明朝代指大清。

清朝不少文章中都有記載朱元璋因為自己當過和尚所以極其忌諱禿字,且因為這一點大肆屠殺在公開場合使用禿字的文人大臣,

結果去翻看明史後就會發現,很多在滿清時期傳言被朱元璋殺死的小文官,基本上都是壽終正寢甚至比朱元璋活的都久,

更重要的證據就是朱元璋自己都不忌諱自己曾經乞討過的日子,

在《明實錄》與各種記載朱元璋生平的記載中,都不止一次出現朱元璋在稱帝后懷念乞討生活,憶苦思甜。

考慮到這些書的成書時間皆為清朝中晚期,且其中大量翻翻明史就能發現明顯錯誤的“冤假錯案”,

明朝大興文字獄這一傳言更像是清朝文人借古諷今而被後人誤以為明朝真的如此,

明朝也的確有因言獲罪文字獄時間,但規模與程度都遠遠達不到滿清時期的文字獄,

更達不到那些滿清文人筆下那恐怖的文字獄。

如今大明的文臣仰仗這文字獄的力度不大,就可以在民間肆意妄為的對皇權附屬品——宦官肆意抨擊,

偶爾有個做善事的閹黨王資,也很快被文臣宣傳為一個向劉瑾委屈求和的鐵骨文人。

這麼看來,劉瑾其實就應該保持自我,一直當一個無惡不作的大宦官醃狗,才能儘可能的多活幾日,

只不過王資並不介意讓劉瑾更快的走上斷頭臺,

王資當然要按照劉瑾的要求,將這件事風光大辦,讓全京師人都知道劉瑾是個好人。

王資拿著手中的聖旨,那綢緞絲滑的手感在告訴王資——王資不同於劉瑾那個可以被輕鬆替換的人,王資可是知道自己在正德皇帝心中有獨特的位置。

“劉爺,鄙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然早就去接濟那些流民了。”王資委婉的向劉瑾表示自己沒錢再救助更多的流民了。

劉瑾也知道王資的所有錢財都投入到城外的流民安置點上了,

但凡王資有點新生意和新的收入來源,錢就全投進去了。

“這點你就不用擔心了,你去找杜勇領東西的時候,告訴他。”劉瑾早就為王資想好了資金來源了。“以後聞風閣不用給咱家分錢了,全給你去好好辦這件事。”

“我先替京師外上萬流民謝過劉爺的救命之恩!”這話一說王資就開心了。

劉瑾聽了這話也開心了,要是數萬流民能全像感恩王資一樣感恩自己,那自己的位置可就穩多了。

劉瑾不是不知道閹黨圖名危害有多大,但是他現在已經是權勢最大的閹黨——司禮監掌印太監了,進無可進。

權勢上到達頂峰的劉瑾,就開始看重自己的名聲了。

可劉瑾這個在皇宮裡鬥了一輩子的陰陽人,從哪裡得知如何跳過文臣爭取名聲呢?

所以劉瑾就委託王資這個閹黨中聲望最高的王資,來幫自己提高名聲了。

聞風閣現在得益於王資的化工藥物,每個月分給劉瑾的銀兩在一萬五千兩以上,

哪怕這些銀子不能全給王資去建設金坷垃工廠,只給其中的一半,也能讓王資每個月多養好幾萬的流民,

王資現在月入幾千兩都能養得起五萬流民,

要是這筆錢都能進入王資的口袋的話,且不是隨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