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能貓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九章,資明,大能貓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會再試探王資的聖眷程度了,

這八個人只會乖乖的內卷湊錢,養肥王資的金坷垃工廠。

他們八人多年的贓款,也會在經過王資這波收購後,成為大明工業化的基石之一。

王資在薊州鎮內的每一次吃喝玩樂的活動中,都不忘帶著他那個用石墨筆記載了所見所聞的小本本。

王資在將整個薊州鎮都摸透了之後,就帶著焦芳與錦衣衛護衛們,向第二個巡邊城市——宣府鎮前行。

在臨行前,王銘也將自己翻箱倒櫃湊出來的禮品清單交給了王資。

王銘知道,王資說的首位推薦制度中的提拔不一定是真的,但末尾淘汰制度中的撤職十有八九是真的。

就算不撤職,王資天天在正德皇帝面前說王銘壞話,王銘也遭不住。

對於一個手握軍權,但沒有足夠糧食產地支援自己自立的總兵來說,

只要軍鎮一日還需要中央發糧食度日,軍鎮的總兵就要客客氣氣的討好京官,

王銘也只能揮淚在王資離開前,又湊出來價值大約五萬兩銀子的禮品,送給王資。

王資在安頓好這五萬兩的去處後,就喜氣洋洋的迎著臘月寒風走上了前往宣府鎮的路上。

這幾天大明還是一日未見雪花,王資行駛的官道因此也暢通無阻。

弘治十八年、

臘月二十二、

在大明的部分地區中,這個日子被稱為小年,是一年中比較重要的日子。

金坷垃工廠區中,有幾個負責燒鍋爐的男人,正在辛勤的將一鏟子一鏟子的煤炭加入燒“水”的鍋爐中。

“你們說咱們整天用煤燒煤是在幹什麼呢?”一個年輕的流民農夫向身邊的同事問道。

“不知道,王大善人說了,每天只要站在這裡給這個大鍋裡放煤炭,就能有飯吃。”一個相對年長但也不超過三十歲的男人回答道。

“別管那麼多了,王大善人給口飯吃就行了,總比餓死了強,問那麼多幹什麼。”另一個舞鏟的男人停下了鏟子,對提問的流民農夫回答道。

“聊點開心,聽說今天小年夜,王大善人讓伙伕們給所有人加了道菜。”又一名鍋爐工加入了聊天話題。

“加了道啥菜啊?”一說起吃的,一名新的鍋爐工也加入了話題之中。

“一道硬菜,聽說是豬肉做的。”鍋爐工甲說道。

“豬肉?咱們每週都能吃一頓豬肉菜,這有啥新鮮的。”鍋爐工乙說道

“對了,那道菜叫啥名字啊?”鍋爐工丙說道。

“好像叫九曲十八彎轉轉腸?”鍋爐工甲撓了撓頭回答道。

“你連菜都記不住,就別胡說名字了。”鍋爐工丁冷嘲熱諷鍋爐工甲道。

“我不知道你知道嗎?”鍋爐工甲有些不爽的說道。

“我當然知道,那道菜叫九轉大腸!”鍋爐工丁十分自豪的說道。

流民真不愧是王資最喜歡的勞動力,

就是這麼好滿足,只需要一週一兩頓的肉菜,就能吸引走這些苦難人民的全部注意力。

他們完全不關心他們身邊已經不知道多少甲乙丙丁的工友,已經因為操勞過度而死於非命。

他們只關注今天加的這道菜叫什麼,好不好吃,是不是葷菜,能不能給家裡的孩子帶一些。

重體力勞動的員工們,王資為了保證他們的勞動效率和勞動力,

都給他們提供了足夠重鹽重油的食物,但他們的孩子就不一定能吃到這麼多的食物了。

所以很多員工會想方設法的將一些好東西留給自己的孩子吃。

這樣的父親,王資哭死。

王資的哭死是開心的哭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