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能貓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你懂人心,我懂你,資明,大能貓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瑾是什麼人?
雖說歷史上總是肆無忌憚的貶低閹黨、彷彿閹黨中就沒有一個腦子正常的人。
劉瑾一個能從萬千陰陽人中殺出來的“閹黨”頭子,怎麼可能真是一個蠢人。
劉瑾早在一年半前第一次聽說過王資時,就調查過王資的背景。
王資、賤籍、現年十六歲,兩年前結婚,結婚後一直在京城外的城牆根底下一個食攤內賣小食。
一開始王資只是在這個食攤中做工,從一年半以前開始,劉瑾從王資手中買了不少新奇玩意來討好當時還是東宮的朱厚照,王資也因此獲得了不少銀子。
得益於此,現在王資已經是這個食攤的主人了。
食攤生意很火爆,但是價格都很低廉,在劉瑾看來,王資應該賺不了多少錢。
劉瑾換了一身不那麼顯眼的綢緞衣服,準備自己親自去尋找這個小食攤攤主。
這可是聖上要見的人物、也是劉瑾自己能否更進一步的關鍵人物,劉瑾怎麼能不用心對待?
劉瑾這一身衣服在京城內還好,一路上都是錦衣玉食的權貴們,
但劉瑾等人一出城門,這身劉瑾認為“普普通通”的綢緞衣服還是在人群中顯得特別扎眼。
劉瑾一行人一出了宣武門,就能看見王資盤下來的那個生意火爆的小食攤了。
半開放式的廚房裡,王資像往常一樣,拿著長長的筷子,口中哼著一首歌,炸著油條: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劉瑾帶著幾個小黃門,在店鋪內找了一處沒人的座位,每人點了份油條豆腐腦,等待王資工作的結束。
劉瑾還特意要了碗城外沒多少人點的起的餛飩。
沐兒記下劉瑾等人點的菜後,按照先收錢後上飯的“老規矩”收了劉瑾等人的飯錢後,就走向炸油條的王資,告訴王資有人點餛飩了。
“什麼?有人要吃餛飩?城外什麼時候有人有錢吃餛飩做早飯了?”王資有些疑惑,城牆外的窮苦人,什麼時候點的起肉食了。
“夫君,這是他們結的錢,說是銀票,我不認識,你看看是不是真的。”沐兒來找王資的最大原因,還是她不識字,不認識對方給的這張紙,到底是不是錢。
王資擦了擦手上的油脂,接過沐兒傳過來的紙條一看,是一張一千兩的“大明通行寶鈔”。
王資笑了笑,收下了寶鈔,繼續哼著小曲炸油條、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有萬種的委屈,付之一笑。”
過了幾分鐘,張沐端著十來根油條和七八碗豆腐腦,端上了桌。
“我夫君說餛飩要等等。”沐兒一邊擺放著豆腐腦油條,一邊有些抱歉的解釋著為什麼餛飩沒上桌。
“麻煩小娘子了,不著急,不著急。”劉瑾也不急,拿起筷子就吃起了豆腐腦和油條。
劉瑾自己就是賤籍出身,而劉瑾是有野心的,劉瑾需要王資給劉瑾多提供一些可以討好正德皇帝的小玩意。
而多年在後宮裡摸爬滾打的經驗,讓劉瑾知道,這種有點本事的小人物,才是需要自己尊重的,哪怕只是表面尊重。
食鋪內早食的高峰比往常提前結束了。
王資也在除了劉瑾一行人外的客人離場後,直接關上了店門。
店裡就剩下王資夫妻和劉瑾、以及劉瑾帶著的幾個小黃門了。
眼尖的王資,一眼就看出第一次見面的劉瑾,是平時那些送腳踏車的小黃門的頭頭了。
平日裡說話飛揚跋扈的小黃門們,在劉瑾身旁就和一個個泥塑的雕像一樣,王資想看不出來都難。
“幾位大人可能不知道,你們一進來,就再也沒有客人敢進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