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能貓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正德皇帝的新思路,資明,大能貓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士劉健;少傅兼太子太傅、東閣大學士謝遷;兵部尚書劉大夏;吏部尚書馬文升四人年事已高、多次上書請求歸鄉,”
“今日特此恩准歸鄉。”
“李東陽昇華蓋殿大學士;焦芳升吏部尚書;王華升南京吏部尚書;王守仁遷龍場驛棧驛丞。”
“欽此。”
“敕命弘治十八年九月三日之寶。”
劉瑾話音剛落,絕大多數的文臣都雙目失神。
不少文臣甚至昏倒在原地,還有不少文臣口吐鮮血,將大口大口的鮮血直接吐在了奉天門內的地板上。
有幾名看不清形勢、自認為忠烈的文臣,神情激動的從群臣中走出列,準備請求正德皇帝收回成命。
劉瑾剛剛說的所有話都是站在正德皇帝面前、用最高規格等級的聖旨、一字一頓用官話念出來的。
也就是說,這份聖旨的內容完完全全的代表了正德皇帝的意思,不可能存在所謂的弄虛作假。
同時正德皇帝為了表達的自己的這份旨意,特別用了聖旨在早朝一開始就宣讀,也代表著正德皇帝對於這件事情上做的決定不容置疑。
相比較於身後被氣倒到吐血昏迷的群臣們,為首的請辭四人則是畢恭畢敬的按照禮制,對龍椅上的正德皇帝高呼道:
“謝陛下隆恩!”
這四人異口同聲的喊出的這四個字,更是讓在場所有打算再一次向正德皇帝“據理力爭”駁回聖旨的群臣的雙目,如同其他群臣一樣徹底失去了往日的光澤。
四人中最為剛烈不屈的劉健,在劉瑾開始宣讀聖旨的那一刻起,就從劉瑾的身後龍椅上的正德皇帝身上,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感受過的感覺。
劉健也是第一次在正德皇帝身上體會到了不容質疑的王霸之息。
四朝老臣的劉健也瞬間明白正德皇帝為何要拿下自己等人,原因很簡單,自己這個內閣首輔勢頭過於大了。
劉健在聽劉瑾誦讀聖旨全文的同時,用餘光看了幾眼滿臉洋洋自得的劉瑾與正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的正德皇帝,就知道自己已經輸了,但自己也已經贏了。
毫無疑問,官職一擼到底、發派回鄉的劉健在這場權力鬥爭中輸給了劉瑾,
但這份聖旨也讓劉健知道了現在的正德皇帝不再是當初父親離世要痛哭三天不止的孩童了,而是一個為了維護自己統治而敢有所作為的皇帝。
劉健當然認為自己的回家與劉瑾的上臺就是文臣勢力的徹底失敗,
在劉健的眼中,哪怕自己回家了,這天下還是得要皇帝與士大夫共治,而不是皇帝與宦官共治。
在劉健看來,現在的正德皇帝還極其年幼,只要正德皇帝能依靠這件事慢慢成長,對於大明來說就是一件好事。
不只是內閣首輔劉健,真正大明權力中心的幾人,都透過正德皇帝讓劉瑾宣讀聖旨這件事上讀出來了很多東西。
真正處於權力最中心的他們都明白,這次如果群臣在頭鐵的向正德皇帝逼諫,肯定不會獲得和上次逼諫一樣的成果,只會得到一場類似於洪武時期的血案。
隨著劉健,謝遷,劉大夏,馬文升四人歸鄉,李東陽代替劉健成為內閣首輔,焦芳升任吏部尚書,王華明升暗降至南京吏部尚書,王守仁被貶官至貴州龍場,劉瑾在大明朝的地位也算徹底的確立起來了。
這一原本是正德元年才出現的標誌事件,在王資這一隻小蝴蝶的影響下,比歷史上整整早了一年多就提前出現了,
與歷史上更加不同的是,在王資的點撥下正德皇帝更早的醒悟了帝王術最關鍵的核心要素——平衡。
隨著這份聖旨朝堂上的事情也就算得上是塵埃落定了,朝堂外的事情就不是了。
王資現在正在操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