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北上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七章 北上,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勝先慮敗。
他寫下一封親筆信,挑選了一隊精銳巴牙喇兵火速將信送往陝西,交予靖遠大將軍、英親王阿濟格。
當下的形勢,首重湖北,並重河南,陝西已經是次要。
因為明軍一旦佔據湖北或者河南,陝西都會陷入不利局面。
所以陳泰認為,在當前形勢之下,應當收縮戰線,集結兵馬,重點突破。
英親王阿濟格在陝西坐擁七十萬大軍,兵精將廣,人強馬壯,應立刻分數路兵馬南下荊襄,回師中原。
陳泰在信中分析局勢,痛陳利弊,希望阿濟格以大局為重,火速分兵回援。
如有可能,當放棄漢中,轉攻為守,遣主力入豫湘,會戰北上的明軍,將明軍逼回長江以南。
這封信剛剛送出大將軍府,忽有軍情頻至,令陳泰片刻數驚。
“報~明軍總兵金聲桓部進佔大治縣。”
“報~明軍總兵李長祥、王之仁部進佔金牛鎮。”
“報~明徵西大將軍焦璉兵進咸寧!”
......
年近五十的陳泰得報,臉上的溝壑更深幾分。
良久,他長嘆一聲,對著堂中的部將感慨道:“難怪明軍能反敗為勝,扭轉乾坤。”
“這位明軍徵西大將軍焦璉,真是眼光毒辣。”
“他這是想要速戰,不給我一點準備的機會啊。”
“進軍果斷迅捷,侵掠如火,實難對付。”
陳泰在輿圖上看了一下,明白了焦璉的意圖。
明軍準備兵分三路,同時圍攻江夏與黃岡,不使兩城互相支援。
“主子,明軍不善野戰,不如我軍主動出擊,先斷其一路!”
參領呼泥牙羅和皺眉建議道。
陳泰卻是搖了搖頭,他素有所聞,明軍已非從前,不善野戰那已經是曾經的事情了。
在堂中沉思許久,陳泰輕輕一嘆,對著三位部下詳細安排了一番。
三名參領皆眼中一亮,旋即領命而去。
索尼的大軍估摸著還得走上一個月才能到,一個月內,只能靠他自己。
兩個時辰後,陳泰離開了大將軍府,率軍出城西去。
......
咸寧縣,明軍大營,帥帳。
焦璉正聚將議事,帳中,京營總兵翁之琪、錢肅範、鄧文昌、陳泰、定海總兵王之仁、京營總兵李長祥皆與會。
“諸位,敵情已明。”
“武昌、黃州兩府有清軍八萬,由偽朝鎮南大將軍陳泰坐鎮。”
“此陳泰非我之陳泰。”
焦璉最後開了句玩笑,因為清廷的鎮南將軍陳泰與總兵陳泰重名了。
眾人聞言皆笑,紛紛看向了陳泰。
陳泰自己也是無奈一笑。
“眼下清廷形勢不利,敵軍必定據守堅城,以待援軍趕來。”
“故而我軍當求速戰突破,絕不能被敵糾纏拖延。”
“我意速取湖北,急探河南,威脅關中,然後治軍湘贛,會獵中原!”
“不知諸位有何看法,儘可道來。”
焦璉環視眾人,向諸將問計。
諸將皆無意見,皆言謹遵焦璉之命。
唯有總兵李長祥略有疑慮,速戰速決的前提是有穩定堅強的後勤。
如若不然,長驅直入便是取敗之道。
“我軍求速戰突進,後勤當何以繼之?”
李長祥擔憂道。
“湖北水系發達,水路交匯,由太湖水師專司糧草軍資運輸。”
“陸上,以興國州為根基,囤糧轉運,由定南伯方國安部專司陸路運輸。”
焦璉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