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鄱陽湖之戰--天兵下界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章 鄱陽湖之戰--天兵下界,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議,讓堵在三島之北的劉振部南下夾擊明軍,直接將這部明軍殲滅在三島之南。
左夢庚採納了吳學禮的建議,遣快船火速向北,前去劉振軍中傳令。
這時,李來亨已經指揮座艦衝到了旗艦右翼,掩護陳藎。
但鄧世忠依舊在重圍之中拼命搏殺,清軍數船圍攻,跳幫者不計其數,殺了一波又一波。
情急之下,鄧世忠為解圍,直接下令火炮直接懟在敵船臉上開火。
明軍火炮擊發,巨大的衝擊力直接將鄧世忠的戰船與另一邊圍攻的清軍戰船震得猛烈相撞在了一起。
兩船俱重傷,搖搖欲沉。
已經登上明軍戰船的清軍被斷了退路,頓時大亂。
鄧世忠高呼反攻,趁勢將船上清軍殲滅。
而此時,清軍又有船隻殺到,鄧世忠力竭,船上的將士也只剩幾十,無力再戰。
他坐在甲板上大口喘著粗氣,雙臂痠軟,已經揮不動刀了。
清軍的火炮襲來,一發便命中了戰船左舷,直接將左舷削去了大半。
緊接著,便直接砸毀了舵臺桅杆,迸飛的木塊飛來,不偏不倚地砸在了鄧世忠的頭盔之上,令他頓時頭暈目眩,失去了意識。
船上倖存的明軍見狀,急忙將鄧世忠拖到了別處,護在了身後。
與此同時,陳藎的座船也中了清軍的炮彈,底倉開裂,正在進水,沉沒,只是時間問題。
趕來支援的李來亨寡不敵眾,戰船被清軍的火箭點燃,順著北風,燃起了滔天大火。
李來亨只覺得一身本領,在這水上完全施展不開,心中憋悶憤怒。
心知船上大火已經無法撲滅,他令船上士卒自行逃命,只帶著十幾親兵,搖櫓操舵,載著滿船大火,衝向了清軍中軍密集之處。
陳藎望見李來亨座船失火,向敵陣衝去,眼眶通紅,心中沉痛萬分。
他堅持守在這鄱陽湖中,會不會真的錯了?
可是隻要他們在一日,清軍就無法透過這鄱陽湖向南岸集結的清軍運輸糧草軍資,只能費時費力的走陸路。
但自己的堅持,卻將藍田營上下,帶到了這全軍覆沒的境地。
陳藎的心中,真的閃過了一絲後悔。
但他不知道,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洪承疇遲遲不敢下令,讓前線兵馬發起進攻。
一來是這鄱陽湖的水上交通線沒有控制,無法有效保障前線兵馬的糧草,二來就是害怕被明軍找到了空子,從後偷襲,致使前線崩潰。
大戰臨頭,洪承疇不敢拿這樣一個隱患去賭。
這也是自明軍殲滅楊耿部,奪下餘干縣後,清軍遲遲再沒有動作的原因。
但此刻,陳藎卻不知道自己已經為焦璉所部爭取到了足夠的休整時間,正是因為藍田營的犧牲,讓餘干的友軍,等到了暖和的冬襖。
如果不是他的牽制,洪承疇必然會遣大軍重奪餘干縣,而那時,餘干縣的明軍只能身穿單衣,頂風冒雪的與清軍作戰。
照在陳藎旗艦上的那束天光,漸漸開始黯淡。
陳藎的座船,也被炮彈引燃,開始起火。
船上的炮彈銃子也全部耗盡,只剩下一桶火藥,陳藎親兵將其搬到了甲板之上,自己坐在了上面。
倖存的親兵一看,皆紛紛圍來,伴隨在了陳藎左右。
陳藎見狀,甚是欣慰,環顧部下,說道:“他日大明盛及四海之時,我們的名字,一定會為世人知曉。”
“船在人在,船亡人亡!”
眾士卒見提督已抱必死之心,皆慷慨相從。
這時,常登引著八艘戰艦,將陳藎的旗艦團團圍住。
他在甲板之上,已經看見了聚在一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