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備新軍,準備親征!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備新軍,準備親征!,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39章 密備新軍,準備親征!
來到中軍營房,主帥議事的廳堂之中,朱常淓攜眾人坐定。
此時天色已經暗淡,軍營中漸漸嘈雜起來。
各部陸續歸營。
議事堂中,匆匆走進一人,正在閒談的唐王和楚王抬頭看去,見其一身披掛,猜到應是此處軍將,但看上去十分面生,不曾見過。
張慎言也是目光在來人身上上下打量,弘光舊將他大多識得,此人能得潞王重用,應當是不是無名之輩,怎麼自己似乎沒見過呢?
眾人疑惑之際,來將向朱常淓行禮道:“臣王翦,拜見監國!”
眾人愣住,王翦???
張慎言更是睜大了眼睛,緊鎖著眉頭,心中大奇,世間有重名之人不奇怪,巧就巧在眼前這重名之人竟也是一軍之將。
唐王和楚王對視一眼,他們從未聽過大明的高階武將中有叫王翦的。
站在朱常淓身後的李寶則是目光灼灼,心緒難平。
他心中好奇潞王該怎麼介紹王翦。
“這位是本王的故舊,王翦。”朱常淓向眾人介紹道。
王翦也向張慎言等人行禮。
張慎言點頭示意,心中卻是懷疑起來,潞王自幼養尊處優,居在深宮之中,何來的故舊?
再看眼前名為王翦之人,身形奇偉,面容剛毅,眉宇間竟有殺伐之氣,舉手投足,器宇軒昂。
張慎言一生閱人無數,歷盡磨難,可以說眼光老道,只一眼,便覺得這人不簡單。
年輕的楚王朱華壁皺著眉頭,顯然有些擔憂。
“王翦,坐吧,說說,新軍的情況吧。”朱常淓笑道。
王翦坐在一旁,開始介紹起這鳳凰山大營的情況。
好奇已久的唐王瞬間豎起了耳朵,仔細聽了起來。
鳳凰山大營之所以有現在的規模,乃是朱常淓任命路振飛之時,便給了他籌建新軍大營的密令。
若只是為了籌建水師,也用不了一次性撥款一百萬兩白銀。
路振飛心中瞭然,潞王想要組建一支只屬於自己指揮的親軍。
朱常淓對路振飛說過,大明兵事崩于軍頭,地方強而中樞弱,此患不輸韃虜。
就是到了現在,杭州的京營十萬也是由之前各部整編而來,軍中多少摻雜著私人。
方家叔侄,錢家子弟,俱在軍中。
儘管朱常淓知道他們很忠心,可作為曾經飽受苦難的始皇帝嬴政,深知防人之心不可無。
自己當年若不是王翦等人生死相隨,說不得就叫嫪毐鑽了空子。
還有呂不韋那廝,強國是真,可篡權也是真!
並非是他不信任錢肅樂,方元科等人,相反正是因為信任他們,才要為這份信任加道保險。
這鳳凰山新軍,便是因此而生。
路振飛是聰明人,自然看懂了潞王的心思,只道是君心似海,不可窺測,盡心為潞王辦好這件事便可,旁的不去多想。
王翦介紹一番,眾人這才知道,這鳳凰山大營,竟真的扎著十萬兵馬,分散在四處山峰之中,晨練暮宿。
這些兵員都是路振飛特意從各地招募來的,主要有義烏的礦工,有廣西的狼兵,還有閩地的船工。
其餘都是從各地流民中遴選青壯。
兵馬都是靖海水師進行轉運,正好藉此訓練水師。
這些兵沒有餉銀,但依舊從者如雲,路振飛開出的條件很簡單,管吃管住,殺敵領賞,役滿十年,分田歸民。
這種條件,莫說那些性命堪憂的流民,就是正常的良家子聽了也心動。
當初潞王對路振飛說出這十六個字的時候,他震驚的同時,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