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賢才在野多唏噓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賢才在野多唏噓,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無法補繳稅賦者,沒收所查隱田,按律治罪。
最後,盧若騰還將實施的具體步驟以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以供各級衙門參照。
朱常淓看罷,覺得沒什麼問題,便轉遞給姜曰廣與高弘圖傳閱。
在兩人正看的仔細的時候,張國維到了。
京營整編之後,他這個浙直總督可是一點兵馬都沒有了,真真實實的成為了光桿總督。
不過好在他從之前徵召的民壯之中遴選了一萬,交給了楊廷麟訓練,作為總督標營。
熊汝霖所部已經失去聯絡很久了,也不知道江陰戰事如何,他這個浙直總督現在最大的事情就是籌備江陰之戰。
他已經得到訊息,清軍博洛部抵達了常熟,各部正在陸續集結,兵力高達二十萬眾,聯營百里,聲勢浩大。
所以張國維最近在加緊招兵買馬,收編各部義軍,想要儘快統軍北上,支援熊汝霖。
可以說宵衣旰食,忙得不可開交。
朱常淓見張國維頂著兩個烏青的黑眼圈走了進來,知道他最近操勞,便起身相迎。
“玉笥,你得注意身體啊。”朱常淓關切道,張國維有王佐之才,是不可多得的良臣,可不能倒下。
就說現在的朝廷,還沒有人頂得上張國維的位置,三位閣臣不諳兵事,剩下的又都有些年輕,或是威望不足,或是經驗不足。
只有張國維,兵事民事可一肩挑之。
“謝監國關心,臣無礙的,不知今日何事?”
“兵部出缺,咱們得推個人補位才行,眼下江陰戰事緊急,兵部不能沒有主事之人。”
張國維心中明瞭,開始考量著合適的人選。
隨後,杭州知府張印立也奉命前來,儘管他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怎麼會參加這種層次的議事。
堂中眾人見張印立也來了,紛紛明白,潞王這是在培養此人啊,看來日後入閣也並非不可能啊。
本來朱常淓還傳了路振飛的,但是路振飛乘船前往海寧衛檢閱施琅的水師去了。
見人到齊,朱常淓坐定。
“咱們直入主題,各位說說心中的人選吧。”朱常淓簡單明瞭的說道。
眾人紛紛沉思起來,片刻之後,姜曰廣率先開口。
“臣推舉原南京兵部右侍郎呂大器,此人為官清正,嫉惡如仇,沉毅知兵,善謀善戰,頗為合適!”
眾人點點頭,呂大器的名聲他們都聽說過,後來因為與馬士英不和,便辭官回四川歸隱,馬士英本來還想捉拿其問罪,結果那時張獻忠已經全據四川,他派去的人壓根沒找到呂大器。
“那臣也舉薦一人,原南京吏部尚書張慎言,此人去年致仕,寓居蕪湖,宣城一帶,曾主張擁立殿下監國,所以飽受排擠......”高弘圖舉薦道。
張慎言與他和姜曰廣曾經同在南京朝堂為官,那時候馬阮黨羽遍佈,他們三人處處受到排擠打壓。
因年事已高,再加上對福王很是失望,張慎言便連上四道請求致仕的奏疏,最終離開了朝堂。
“臣舉薦兩人,一為原內閣首輔蔣德璟蔣中葆,二為原兵部尚書吳甡吳鹿友。蔣中葆善於理財治兵,有經世之才,可召之還朝。吳鹿友剛正不阿,長於兵事,亦可勝任。”張國維一直心中掛念著這兩位。
此前,他沒有向朱常淓舉薦這兩人,是因為這二位對於朝廷已經失望透頂,一心歸隱。
那時潞王剛剛監國,就算派人去召他們,估計也不會赴任。
現在不一樣了,杭州退敵,朝廷聲威大振,想來他二人應當有所感觸。
“閒之可有人選?”朱常淓見盧若騰低頭不語,便主動問道。
“臣起於地方之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