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大學士故都重遊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二章 大學士故都重遊,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回跟著自己來的都統葉臣,是攝政王欽點的,由他統攝江南八旗諸軍,負責征討不臣。
洪承疇則是總督軍務,而他這位平南大將軍,說白了就是個吉祥物,坐鎮在南京協調監督各部。
多爾袞對於軍權可是捏的很緊,因為這是他成為攝政王的底氣。
眾人陪著勒克德渾在南京城轉了一個時辰,許是戒嚴,街上無人,勒克德渾覺得無趣,便迴轉早已安排好的府邸歇息了。
洪承疇沒有休息,他還要開府辦事。
葉臣帶著本部與尚善開始交接南京防務軍務。
......
杭州,未時。
驕陽似火,但好在秋風徐徐,送來了清爽。
城中校場,數千士兵正在操演,呼喝聲震耳欲聾。
觀臺上,朱常淓坐在傘蓋之下,身邊兩名侍女正在輕搖蒲扇。
今日,他要檢閱京營的訓練成果。
臺下,京營諸將披掛齊全,正在指揮部隊演練陣法。
在朱常淓身邊,還有三位閣臣與總督張國維相伴。
協理京營戎政的陳子龍坐在幾人身後,看著朱常淓的背影,心中有些就緊張。
場中,士卒正在操演火銃的三段擊。
朱常淓看的出神,但又總覺得不夠完美,因為在上次戰事後,他發現火銃的問題很多,大多士卒雖然揹負火銃,但都不願使用。
後來經過詢問了解,他才知道,原來這東西經常炸膛,而且火藥保管起來極為麻煩,但凡下雨天,或者空氣潮溼,這火銃就會變得晦澀難用。
但火銃又是明軍野戰利器。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快速成軍。
想當年,大秦的強弓硬弩射穿了六國,但在這背後,要知道一名弓兵或者一名弩兵的選用標準那都是相當嚴格的。
臂力不夠,你連弓弦都拉不開,更別說要訓練準度了。
所以朱常淓現在很糾結,這火器之利,他是見識到了,可是其弊也大。
到底如何使火銃更加趁手,這是個問題。
“火藥局可能改進火銃?”朱常淓問身邊的張國維道。
“回監國,火銃改進事關礦產,冶鐵等方方面面,火藥局一直在嘗試,但並無多大進展。”張國維搖頭道。
“要是有不怕雨天的火銃就好了。”朱常淓嘆息道。
身邊重臣聽見潞王竟有改進火器的想法,不禁有些驚訝,但旋即又平復下來。
“監國,此事或可交閩督鄭芝龍辦理,洋人擅火器,或可延請一二名匠為朝廷所用。”閣臣姜曰廣建議道。
“甚好!就這麼辦,越多越好,不要在乎銀子!不光是火銃,凡是精於火器鑄造者,統統給本王送到杭州。辦成此事,他鄭芝龍大功一件!”朱常淓連聲贊同道。
“既然如此,何不再一併購買洋人之先進火炮,充實一下軍備呢?”在幾人身後的陳子龍不禁出聲建議道。
“臥子所言甚是,可購買些許,回來後令工匠仿造,也算是革新火器之法。”張國維贊同道,剛好順帶的事情,不如一併辦了,反正看潞王不像是缺錢的模樣。
朱常淓準了陳子龍的建議。
這可讓一直沒吭聲的高弘圖滿腹苦水,他現在兼理戶部,那銀子可是精打細算,雖然杭州儲銀豐富,但也經不起大手大腳的花。
朱常淓瞥見了高弘圖愁眉苦臉的樣子,不禁心中好笑。
“高閣老,手頭緊的話本王可以給你借一點的。”朱常淓逗高弘圖道。
“是啊,高閣老,我這裡還有攢著的俸祿,一併借你!”張國維調笑道。
高弘圖見幾人擠眉弄眼的笑話他,不禁死撐著說道:“放心吧,不論多少銀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