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張大彪(週二了求追讀)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張大彪(週二了求追讀),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曉霧濛濛,又是一個陰天。
空氣有些溼冷。
剛剛穿戴好甲冑,正準備帶著親衛前往北城的朱常淓被總督府佐官徐孚遠攔了下來。
徐孚遠頂著腫脹的眼袋,撩著袍子迎面小跑了過來。
“總督府幕賓徐孚遠拜見監國。”
“不必多禮,何事?”
“啟稟監國,江陰縣傳來急報。”
徐孚遠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了一封蠟封密信,遞給了朱常淓。
密信是剛剛由靖海水師的快船從鳳山水門送入城中的,第一時間就送到了浙直總督府。
但是徐孚遠知道,潞王一直很關心江陰的情況,於是便馬不停蹄的又轉送了過來。
朱常淓拆了蠟封,匆匆開啟了信件。
江陰縣城已經被清軍包圍,由貝勒博洛率領的清軍已經從匯合了從南京城發來的援兵,兵力增加到了五萬之數。
博洛麾下前軍孔有德部,耿仲明部已經開到了江陰城下,正在伐木造械,準備攻城。
江陰再次血書請求援軍,朱常淓看到了落款處,那三個用鮮血寫下的名字: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
看罷,朱常淓將信交給了李寶,說道:“交內閣速議。”
徐孚遠見狀,忍不住拱手道:“監國,恕在下直言,咱們沒有援兵可派了。”
朱常淓翻身上馬,看著徐孚遠笑道:“放心吧,本王自有安排。”
徐孚遠不解,但朱常淓已經策馬離去,只好作罷,憂心忡忡的轉身返回總督府。
李寶則是遣心腹小太監將信件急送內閣,自己趕緊跟著潞王往北城去了。
路上,朱常淓忽然問李寶:“李寶啊,上次內閣推薦去湖廣的三個人選除了章正宸另外兩個叫什麼名字你還記得嗎?”
李寶略微沉思一下,便答道:“回殿下,另外兩個是原兵科給事中陳子龍和原吏部考功司主事夏允彝。”
“這兩人你聽說過嗎?”朱常淓總覺得名字有些熟悉。
“奴婢聽說這陳子龍乃是幾社的首領,才華橫溢,名滿江南,詞作更是絕佳。至於夏允彝嘛......倒是他的兒子很有名,是個神童呢。”李寶久在杭州,對於這兩位那還是略有所知的。
“神童?”朱常淓有些好奇道。
“是的,聽說是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後來被陳子龍收做了學生。”李寶也是十分感慨道。
“嚯!那有機會本王可得見見。”朱常淓不禁驚奇道,竟然還有這般聰慧的孩子,真是難得一見。
“奴婢這就派人去傳話?”李寶小心地請示道。
“將他們都請來吧,本王在艮山門等他們。”朱常淓一邊快馬加鞭,一邊吩咐道。
李寶轉身,朝著身後跟隨著的內侍吩咐了一聲,便緊緊跟在了朱常淓身後。
......
此時的艮山門上,由於大霧天的原因,清軍的火炮基本沒什麼準頭,要麼砸在城牆上,要麼就直接飛入了城中,落在了城中的民居群中。
但是今天攻城的清軍完全變得不一樣了,不再像昨日那樣大呼小叫的蟻附攻城。
瀰漫的大霧遮擋了視線,只聽得轟隆隆地巨響傳來,似乎清軍在推著什麼東西過來。
楊廷麟靜靜聽了一會兒,當即大喊道:“是井欗,準備接戰!”
瞬間,所有人緊張起來,今日的清軍似乎有些沉默,沒有昨日那般的亢奮嘶吼。
在城樓中的張國維也察覺到了清軍的不同,心中感到不妙。
今日整個北城牆加上他的標營殘部,總共六千餘人,若是八旗主力來攻,恐怕凶多吉少。
“報!監國率直衛一萬已在城內備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