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九章 四面閩歌,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來了?

瞬間,他的神經就緊繃起來。

“兵力幾何?”

“回總兵,斥候入不得城,打聽得知,有數萬之眾,具體不詳。”

“等等,該死的,楊耿不是在進賢嗎?怎麼會被明軍攻佔?”

“楊總兵拔營北上,留下進賢空城一座。”

“什麼?楊耿這傢伙,竟然也不給個信!”

黃山憤懣不已,楊耿棄城也不與他知會,好在他的斥候恪盡職守,要不然恐怕等明軍兵臨城下了他才能知道。

不用想,他便知道楊耿這是率兵劫掠去了。

轉念又心中鬱悶不已,沒想到剛剛降清,明軍就殺到了眼皮子底下。

心中不安,於是黃山連夜派偵騎往兩縣刺探。

他也是無心睡眠,便坐在縣衙公堂等候訊息。

兩縣被佔,他的臨川縣隨時有被夾擊的可能,這讓他如坐針氈。

兩個時辰後,探馬送回訊息,黃山得知了明軍兵力只有兩萬,心中這才稍安。

他火速聚將,問策於眾人。

己方兵力優勢,是戰是守,需有定計。

黃山以為,他們剛剛歸附,正是需要功績之時,眼下明軍分守兩縣,有可趁之機。

麾下眾將也認為如此,他們想要躋身洪承疇麾下,沒有點戰功,那是肯定要坐冷板凳的。

投降清軍,不就是為了升官發財,眼下明軍只有兩萬,送上門來,怎能坐視不理?

見諸將皆欲求戰,黃山一拍大腿,決定出兵攻打,收復兩縣,以上表功勞,搏取前程。

一番商議之後,黃山決定先攻打東鄉。

因為斥候回報,發現了東鄉往進賢運糧的隊伍。

黃山推斷,明軍定然是後勤無力,缺乏糧草,所以才分兵收取東鄉。

只要先打下東鄉,進賢的明軍必因糧草不足而不戰自潰。

於是黃山做出一番部署,留兵一萬,守備臨川縣,他親自率軍兩萬,攻打東鄉。

若是進賢的明軍敢出城救援,則臨川留守的兵馬直接分兵五千,偷襲進賢。

翌日,黃山開始行動,直衝東鄉縣。

但它們一出城,便被暗中監視的明軍夜不收發現,立刻將情況彙報給了鄧世忠。

聞有敵來襲,鄧世忠立刻下令,關閉城門,全軍登城,準備迎戰。

一個時辰後,浩浩蕩蕩的清軍趕到,鄧世忠觀其陣列,心中略有驚訝。

黃山所部,軍容嚴整,看上去訓練有素,不似楊耿部流賊做派。

鄧世忠心中一沉,忽然意識到,黃山此人並不簡單,其部兵馬,或是精銳。

黃山並未急攻,而是在據城十里處紮營,準備穩紮穩打。

大軍紮營之時,他率親衛抵近東鄉城,向城頭觀望。

見城上明軍嚴陣以待,便知此戰不易。

東鄉城是土城,高約兩丈,設有了望敵臺,未建城樓,算不上堅城。

在東鄉城西北與東南方向,皆有山嶺,地勢較高,可俯瞰城內。

黃山看出了這東鄉地利,易攻難守,心中大悅,信心倍增。

於是他胸有成竹的返回了營寨,召集眾將,分配了作戰任務。

一直等到天黑,黃山都沒有發起進攻,這讓鄧世忠疑惑不已。

他沒敢下城,親自守在城頭,以防敵軍夜戰。

子時,城下忽有山歌傳來,似是閩地語調,令城上明軍紛紛側耳傾聽。

其曲婉轉哀傷,聞之竟令人生悲。

鄧世忠背靠女兒牆,盤腿而坐,閉目聆聽,這曲中,包藏思鄉之情,許是閩兵離別故土,有感而發。

歌聲持續了幾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糖醋錦鯉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李自成

秋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