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一章 今日又見漢將之雄風!,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因為在他們頭上,懸著清流文臣們的筆桿子吶!

一向膽大的王之仁,聽了焦璉要水攻,也變得謹慎起來。

翁之琪的疑問,一直在折磨著焦璉的內心。

可是如果他以堂堂之陣,強攻玉山縣,必定步步啼血,傷亡慘重。

十萬大軍,先破堡群,再下玉山,到那時,又能剩下多少?

縱然是僥倖取勝,也必然是慘勝。

眼下朝廷北御西征,兩面用兵,一兵一卒,都十分珍貴。

更何況他麾下的這十萬兵馬可都勉強算得上是精兵了。

踏羽營更是潞王手中最寶貝的一支鐵騎,也是決勝的利器。

這些天,焦璉權衡再三,還是定下了水攻的計劃。

“朝廷若降罪責,我自一力承擔,你們不必擔憂,依令行事便可。”

“玉山縣的百姓,是我對不起他們。”

“可是這是我們進攻江西的第一戰,勝敗,關乎朝廷大計,絕不可輕易有失。”

焦璉對兩人說道,進攻江西的首戰,只許勝不許敗。

否則一旦失利,會嚴重影響全軍士氣,所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他必須以最快而且傷亡最小的辦法,拿下玉山城,打通從衢州府進入江西的通路。

如此,明軍就能像一把鋼刀一般,直接插進江西的心口之上。

“唉,將軍所言,的確不假啊,這一戰,至關重要。”

“慈不掌兵,看來只能按照將軍的計策來辦。”

“只是不知該如何施展?”

翁之琪出言問道,眼下,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玉山縣是大軍必經之處。

焦璉面色一肅,向兩人詳細布置起來。

玉山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縣境西北,有懷玉山脈,是贛、浙的天然屏障。

主峰為玉京峰,是縣境內的最高點。

在懷玉山東北方向,兩府交界之地,乃是三清山,玉溪自三清山出,一路南奔,過玉山縣,匯入上饒江中。

焦璉準備在已經建好的寨牆之後,依靠兩側山嶺築堤,截斷玉溪水,待達到合適水位之後,再向玉山縣方向傾瀉,大水便能順著地勢高差,直撲清軍的堡群與縣城。

焦璉的破敵之策,聽得兩位總兵心驚肉跳。

“若將軍之計成功,則清軍百十堡寨,可坐而破之!”

清軍的堡寨可以抵擋箭矢刀槍,可是能擋得住猛獸般的洪水嗎?

細細想來,這玉山縣的地形,還真是水攻良地。

“雖有傷天理,可也是無奈之舉,為圖大計,罪責皆系我身。”

焦璉嘆息一聲道,大水所過之處,人畜俱毀。

玉山縣的萬畝良田,也是難以倖免。

“將軍不必自責,自古水攻之計,皆有例可循。”

“正是,關雲長水淹七軍,一戰克敵,亦為世人稱道。”

翁之琪和王之仁出言寬慰焦璉,兩人都看得出,做出這個決定,焦璉的心中備受煎熬。

焦璉聞言,心情平復,點了點頭,令二人速去依計行事。

數萬明軍瞬間就開始行動起來,在這道長約二十里的寨牆之後,明軍正在醞釀著一場驚天攻勢。

清軍的斥候無法窺探這寨牆之後的情形,於是便想從兩側山嶺潛行而入。

卻不料明軍的夜不收早有埋伏,使得清軍的斥候先後殞命,無一生還。

接連的斥候失蹤,讓清軍開始謹慎起來。

顧納岱一面令各部堅守陣地,不得閃出,一面又遣麾下精銳巴牙喇率兵,趁著天色昏暗下來,前去刺探軍情。

結果顧納岱等了一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糖醋錦鯉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李自成

秋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