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病木之下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二章 病木之下,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內閣選定的,朱常淓對其並不熟悉,看其人,約摸四十來歲,正值壯年。
身長七尺,面色黑黃,雙眼神炯,身姿挺拔,一看,便是精明幹練之人。
“說說吧,鄭芝龍出兵了嗎?”
朱常淓直入主題問道,鄭芝龍的態度,決定了他接下來的佈局。
“回監國,閩督接了詔命,可虛與委蛇,稱麾下短於步卒,長於水師,只能盡力而為。”
“他發駐紮在興化府的胞弟鄭芝豹率軍三萬,從莆田出兵,救援江西。”
使節說完,卻是低頭嘆息,又拱手向朱常淓告罪。
“臣無能,有負監國所託,請監國責罰。”
鄭芝龍不從靠近江西的地方調兵,卻偏偏調距離江西最遠的興華府駐軍。
這明顯就是在敷衍推脫,等興華府的兵抵達江西戰場,都已經猴年馬月了。
這樣的結果,朱常淓並沒有多少氣憤,鄭芝龍這樣的做法,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
原本他還希望鄭芝龍能給他一個驚喜,現在看來,他還是太高估鄭芝龍了。
“你的手,怎麼回事?”
朱常淓忽然話鋒一轉,問到了使節那受傷的左手。
使節明顯一愣,下意識的將那隻傷手往回縮了一下。
他輕輕一嘆,答道:“回殿下,臣與閩督玩笑所致,些許小傷,不值一提。”
說完,他衝著朱常淓笑了笑,但那隻手卻是完全藏進了袖袍之中。
朱常淓目光一閃,沒有再問,勉勵了幾句,便令其退下休息去了。
人走後,他將目光投向了李寶。
目光一碰,李寶便領會了潞王的意思,行了個禮,便匆匆離去。
朱常淓目光落在了輿圖上的福建所在,手中的硃筆在上面畫了一個大大的叉。
鄭芝龍這軍閥,放任下去,百害而無一利!
此人,早晚必除!
正沉思時,門外伺候的小內侍忽然朗聲道:“啟稟殿下,陳潛夫求見!”
“見!”
很快,陳潛夫走了進來,他被朱常淓任命為了翰林院檢討,在身邊以備諮詢。
到了杭州之後,陳潛夫便按例去了吏部報道,但是現在朝廷還沒有組建翰林院,自然也就沒有辦公的地方。
但好在,吏部給他在杭州城內分了一處宅院,也算是有個落腳的地方。
這幾天,他安頓完自己的事情,又拜訪了幾位故交,今日,便來向潞王報道。
“陳玄倩,看你容光煥發,想來這幾日休沐,過的很滋潤嘛!”
“回殿下,臣怕向殿下報道之後,就再也沒有休沐了。”
“哈哈哈,在你眼裡,本王難道是個扒皮?”
“不不不,在臣眼裡,殿下日理萬機,操勞國事,宵衣旰食,可謂勤奮,臣跟在您身邊,那豈敢落下?”
陳潛夫拱手笑答道,他知道,潞王用他,就是為了開海!
開海這件事,是動祖制的事情,他就是潞王用來破除一切陳規祖制的刀!
下場如何他不知道,但他知道,開海的阻力,不亞於海。
自崇禎以來,雖海禁猶在,但民間走私已經氾濫,朝廷無力禁止,便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朝廷不是不能打擊走私,當時的水師實力尚存。
只是這些走私背後,都是江南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將相名門。
一旦打擊這些走私,將會使東南劇震,只會讓動盪的形勢更加雪上加霜。
這也是朝廷只能放任不管的原因之一。
不論是海禁還是開海,最核心的問題,都是要解決朝廷與江南士紳的利益分配。
海運之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