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三章 平波堡,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艘小舟渡江而來。

幾名親兵上前戒備,船隻靠岸後,忽見船上跳下幾名大漢,渾身塵土,摸出了隊官腰牌,朝著焦璉親兵舉起。

那親兵檢視一番,原來對方是友軍夜不收,於是便領幾人來到焦璉面前。

“末將踏羽營夜不收左哨第五隊隊官關禮,參見總兵。”

“可探得敵情?”

“啟稟總兵,末將探知,韃子已經佔領了青浦縣,人馬在五萬之數,但不知其是否為主力。”

“青浦?韃子來得好快。”

青浦縣,在松江府西北,位於兩府交界之處。

想來是清軍正在青浦休整,不日便會進犯蘇州府。

“可探得是何人領兵?”

“末將無能,敵軍斥候精銳,遮蔽甚嚴,末將全隊只回來了我們幾人。”

焦璉微微一嘆,他最清楚夜不收的戰鬥遠比正規交戰還要激烈。

斥候一旦被對方發現,那就是不死不休的追殺,兩方俱是如此。

夜不收是明軍精銳中的精銳,之所以叫夜不收,正是因為他們乾的是最兇險的活。

所謂“墩夜二項,了操傳報,其險苦艱難,比之別軍懸殊,若非加厚優給,何以責其用命?”

原本夜不收是邊軍設立的,但後來因為其在對敵戰鬥中聲名遠播,所以後來漸漸被指代軍中精銳哨探。

夜不收,夜不收,徹夜作戰不停休。

見這夜不收隊官說起自己的同袍,眼含熱淚,焦璉勉勵道:“你做得很好了,回營輪換去吧。”

“謝總兵,末將告退!”

隊官關禮擦了擦眼角的淚珠,帶著麾下倖存的夜不收回撤,髒兮兮的臉上滿是同伴戰死的悲痛。

焦璉駐馬江邊,江上清風遊,東岸遼闊,遠望無垠。

“大哥,這輿圖上所繪,在江東有一鎮子,名為千墩鎮,標註的是有大小墩臺數百,原來是備倭之所。”

“這松江平原,如此看來,這千墩鎮當為要衝!”

“若要兵進青浦,需先拿下千墩鎮,以保大軍安全渡江。”

“以千墩鎮為陣眼,踏羽營環列對敵,王之仁部可分戍崑山、太倉兩縣。”

“如此,便可阻遏韃子兵鋒,無論其攻哪一路,踏羽營皆可伺機而動。”

白貴看著身邊兩名親兵展開的輿圖,盯著上面標註出來的千墩鎮,一眼便看中了此地。

千墩鎮位於平原之上,正是騎兵作戰理想的戰場。

“若是再有一路兵馬,王之仁部便不用分兵,我軍便可反壓韃子。”

“的確,也不知這登陸松江府的韃子到底有多少,我軍可能兵力稍遜。”

青浦已知有韃子五萬,焦璉現在麾下踏羽營與王之仁部總共才四萬五千兵馬,算上楊廷樞的義軍,也不足五萬之數。

守備有餘,但進取不足,這讓焦璉有些難受。

“我軍當速取千墩鎮,若被韃子搶了先手,咱們就被動了。”

白貴有些擔心,若是韃子領軍之人也是眼光卓越之人,恐怕也會看中千墩鎮的位置。

一旦叫清軍拿下千墩鎮,那便會成為打進蘇州府的一根楔子。

千墩鎮大小數百墩臺,易守難攻,乃兩軍必爭之地。

“說的沒錯!”

焦璉也深知兵貴神速,於是便立刻遣趙興迴轉蘇州府城,調踏羽營火速向千墩鎮進軍。

又派快馬往崑山,命楊廷樞蒐集舟船,為大軍渡江做準備。

他則當即帶著白貴與劉起蛟,沿江搜尋,找到一處渡口後,便徵用了十幾條船隻,率所部八百騎分批渡江,直奔千墩鎮。

“大哥,敵情不明,咱們這樣有些冒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糖醋錦鯉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李自成

秋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