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嶽黃芽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嶽黃芽,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77章 白嶽黃芽
秋,八月二十三日。
明軍收復鎮江的訊息傳入了南京城,滿城一片譁然。
南京,大將軍府,滿庭菊芳,松竹空老。
勒克德渾看似閒庭信步,實則心中悲涼。
自那大明的潞王監國以來,大清便在江南接連喪師敗績,陷地失城。
鎮江丟失,劉良佐身死高橋,十幾萬兵馬被盡數潰滅。
江南十府之地,已成明軍囊中之物。
現在南京已經匯聚了他從各地抽調來的兵馬十萬,但勒克德渾依然感到了強烈的不安。
“報~懷順王求見。”
“請他過來吧。”
眼下,勒克德渾手中幾無大將,多鐸與博洛帶走了他們的班底,葉臣一系又全軍覆沒,南京無大將,只剩一個耿仲明可堪一用。
不多時,耿仲明面色凝重地走進了後庭之中,見勒克德渾正在等他,便急忙上前行禮。
“懷順王請坐吧。”
“謝大將軍。”
勒克德渾倒是不像其他八旗將領一般輕視降清的漢臣,他對三順王一直是以禮相待。
有勒克德渾的禮遇,耿仲明自然願意為其效勞,這段時間,他一直在佈置南京城的防務,可以說是鞠躬盡瘁。
“大將軍,臣聽聞池州府尚有我軍八萬兵馬?”
“沒錯,徽州府有叛軍金聲、江天一作亂,聲勢浩大,已經發展到了五萬之數,不可坐視啊。”
耿仲明點點頭,這金聲他聽說過,乃是徽州休寧人,字正希,號赤壁。崇禎進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後來託病返鄉,招募鄉勇,保衛徽州。
金聲自徽州府高舉義旗,從者如雲,徽州總兵範雲龍、其弟金經、門生江天一皆慷慨相隨。
“眼下我軍不宜再分散了,臣以為當集中兵力,死守南京,等待朝廷援軍,否則會被明軍各個擊破。”
“懷順王所言極是,我已經派了快馬八百里加急調池州兵馬入衛南京。”
“大將軍英明!如此,南京尚有兵馬十八萬,倚仗城堅池深,可無憂矣。”
“朝廷發了天津水師南下,不日便會抵達,屆時奪回江面,南京便可保萬全。”
“哦?明軍水師厲害,不知天津水師何人統兵?”
“梅勒章京伊爾登,不但帶來了水師,還帶著朝廷為南京增派的將領。”
“那真是太好了!”
“明軍接連大戰,短期內應當無力進攻南京,咱們還有時間。”
“大將軍儘可放心,城防皆已佈置妥當。”
勒克德渾點點頭,面上並無喜色,等到江南的戰況傳到京師,想來攝政王一黨又要趁機大鬧朝堂。
自己這大將軍的位置,恐怕是坐不了多久了。
耿仲明此來就是想讓勒克德渾給他交個底,他佈置起來心中有數,知曉了大致情況,便沒有多留,離開了大將軍府。
......
徽州府,績溪縣。
縣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並流,離而複合,有如績焉,故名績溪。
縣城位於黃山與天目山接合部,境內重巒疊嶂,溪流縱橫,多山脈盆地。
績溪縣揚溪鎮北部,兩山之間,有一關隘,壘石為城,上置樓櫓,下設鐵門,有一夫當關,千人氣縮之勢,稱作叢山關。
叢山四合,地勢險要,有績溪之脊美譽。
關城之上,遍插旗幟,金字大旗最為醒目。
徽州府義軍首領金聲正在此處率軍駐守。
他響應潞王號召,在徽州府起兵抗清,因清軍在徽州府並無主力駐紮,所以兩月之間,金聲部義軍便如滾雪球般壯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