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渡江之役(中)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六章 渡江之役(中),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聽見了他的呼喊,便又調轉馬頭,往別處去了。
吳又可頓時大驚,急忙命人將剛剛開啟的城門全部鎖閉。
常州城是空城一座,根本沒法守,吳又可只能帶著人趕緊撤離。
如今武進縣中其實也沒有多少人口,在新設的縣署中,吳又可廣出衙役開始組織百姓撤離,就連潞王派給他的衛隊也全部撒了出去。
很快,近一萬百姓扶老攜幼,水路並進,沿運河西去鎮江。
聽說韃子來了,百姓都十分配合,再加上吳又可可是救了他們性命的活神仙,所以組織起來十分迅速。
利港,清軍沒有遭遇一絲抵抗,萬分順利的登陸上岸。
數不清的清兵從船上湧下,幾員將領在岸邊喊話整隊。
這時,從寬闊的板梯之上,走下一騎,身穿藍甲紅邊的鑲藍旗精鐵甲冑,寒光凜冽,明如冰雪,盔尾甲背,綴字為記。
其人鼻如玉柱,眼似螢石,長眉龍臥,唇厚須遮。
背上與尋常清將竟有不同,甲背之上插四杆小旗,左右各二,向外斜指。
小旗亦是紅邊藍底,上繡虎豹豺狼四走獸,面目猙獰,甚是駭人。
胯下戰馬,自蹄至項,八尺有餘,毛色暗赤如硃砂凝血,頭首昂揚似天馬下界。
馬目睥睨,嗤鼻甩鬃,漫步間,儀態生威,端的是世間良駒。
這員清將打馬登岸,身後跟隨著數員部將,所過之處,清兵紛紛垂首讓道,莫敢對視。
“將軍,我軍已盡數登岸,方圓二十里,斥候未見明軍蹤影。”
整頓好兵馬的部將前來彙報,馬上之人微微點頭。
只見他輕輕拍了拍戰馬脖頸,輕聲言語道:“碧血駒,不知這江南的土地你跑不跑得慣。”
胯下戰馬似乎是通曉人性,昂首嘶鳴一聲,充滿了鬥志。
這員清將眼中含笑,伸出手去,跟在他身邊的親兵上前,將懷中武器遞到了主將手中。
那是一柄畫杆青龍戟,長約一丈一尺,重約二十來斤,刃尖之上,寒光閃爍。
此時,已近拂曉,殘月入水,霧氣氤氳。
“全軍,直取常州!”
王定國手中長戟斜指,所部清軍齊發,勢如猛虎出籠,陣如森蟒盤道。
兩萬步騎,直奔常州城去。
於塘村,胡一青正坐在地上,啃著乾巴巴的麵餅,等候外出的哨騎帶回訊息。
不多時,哨騎歸來,胡一青得知了清軍數萬向常州進發的訊息,心中焦急不已。
援軍也不知道到了哪裡,這麼下去,常州陷落,無錫難保,運河危險,清軍會直接打通水路,迎內河水師入運河作戰。
到那時,韃子能像黃得功一樣,直接自運河直取丹陽。
屆時若南京清軍出擊,明軍主力便會遭受兩面包夾,局勢危急。
胡一青沒有猶豫,他決定率部出擊!能拖延一會兒是一會兒。
一千明軍騎兵自於塘村出擊,向著清軍側翼襲去,剛出於塘村一二里地,他們便遭遇了清軍的斥候隊伍。
清軍斥候見有明軍千騎襲來,急忙分出一部迴轉報信,剩下的幾十騎直接當頭衝來。
胡一青心中一驚,對方竟然敢以幾十騎向自己衝擊,看來此部清軍不好對付啊。
狹路相逢,唯有一戰。
清軍斥候十分悍勇,結成密陣,直衝明軍陣中。
明軍見狀,開始合力絞殺,卻沒想到陷入陣中的韃子個個兇殘,三五人竟無法近身。
胡一青眉頭一皺,看出這些韃子是想拖延時間,所以便命部下不要糾纏,直接用鳥銃送他們上天。
明軍方才為了節省彈藥,所以沒有使用鳥銃,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