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一章 戰襄陽,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率踏羽營為左路,直取南漳縣,然後在荊山餘脈腳下紮營。

襄陽府以西,是一片平原,正是適合騎兵作戰的戰場。

忠勇營王輔臣部五萬人馬,自宜城進據鹿門山下,窺視襄陽。

京營總兵李長祥率軍五萬,暫駐南漳縣休整補充。

“這襄陽城三面環水,若無水師,便只能自西攻打。”

“敵軍只需以重兵守備西城便可。”

劉起蛟撓頭道,這襄陽城,不愧是千古名城。

焦璉也不禁皺眉,感到了棘手。

沉思之間,焦璉下意識的蹲在了地上,開始在地上比劃了起來。

劉起蛟見狀,拾來了一堆小石子,遞給了焦璉。

焦璉在地上以石為兵,開始推演起了攻守之形。

劉起蛟蹲在一旁,兩眼出神的認真看著,雖然他也看不懂。

焦璉推演了許久,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臉上也漸漸神采奕奕。

襄陽城三面環水,正常來看,乃是襄陽天塹屏障。

可是反過來想,何嘗又不是牢籠之壁?

沒有水師,進攻方只能從西面展開進攻,但同樣,也可以只從西面,就困住守軍。

“襄陽城可有水師?”

“夜不收沿襄水探查,碼頭之內,並無船隻,想來是韃子將周邊船隻盡數收羅入城,以防為我軍所有。”

“好!想來韃子也不喜水戰。”

“大哥有何良策?”

劉起蛟好奇問道。

焦璉起身,拍了拍手。

“我軍圍而不攻,久困襄陽。”

“久困雖好,可萬一敵軍來援,該如何是好?”

“來援則打援!”

焦璉雙眼微眯,斬釘截鐵地說道。

根據俘虜沈志祥的交待,湖北已經沒有其他清軍,也就是說,襄陽若有援軍,十有八九是自河南而來。

以襄陽為餌,釣河南清軍來援,而後設伏擊之。

援軍一潰,襄陽必定軍心動盪。

於是,焦璉派人向李長祥傳令,命其移軍北上,駐荊山大營。

他要親自率踏羽營,渡襄水北上,往光化縣境內駐兵。

酉時,南漳的李長祥收到焦璉軍令,留下監軍宋之普以及第一營參將方種率部留守,自率四營兵馬,北上荊山大營接防。

為了迷惑襄陽守軍,焦璉命踏羽營子時用飯,丑時出營,借夜幕掩護,順襄水北上,先取谷城縣以為大軍補給,然後轉進光化縣。

襄陽的清軍偵騎欲往明軍大營偵查,卻不想明軍夜不收遮護嚴密,根本無法抵進。

只能遠遠觀望,見又有明軍自南而來,進入了大營,於是火速回報給了貝子尚建。

尚建得知,除了嘆氣,無可奈何。

丑時末,踏羽營全軍出北營門,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李長祥坐鎮荊山大營,令所部兵馬,連夜伐木,打造攻城器械。

長途奔襲,無法攜帶重型火炮,所以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攻城武器。

與此同時,駐紮在鹿門山的王輔臣也在左軍副將李廷玉的建議下,決定分兵攻略。

他留後軍副將吳嵐生領軍一萬,留守鹿門山,自率其餘四軍翻越鹿門山,連渡淳河,滾河,急赴雙溝口。

雙溝口,泌水流經此處,在泌水之西,便是白河。

兩河交匯,流入漢江。

清軍若是要從南陽府馳援襄陽,最快的路線,就是從南陽出發,過新野,沿白河之西或泌水之東行軍。

泌水之東,這雙溝口,便是通往襄陽的一處險地。

地如其名,三山夾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糖醋錦鯉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李自成

秋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