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兵械鬥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兵械鬥,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28章 新兵械鬥
朱大典見盧若騰坐回,臉上竟有些可惜之情,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心中十分好奇。
“聽說太沖此番前來,是響應官府號召,要往諸暨縣抗敵?”
“回大人,正是,學生聚黃竹浦青年六百人,號為世忠營,前來投效。”
“太沖難不成還知兵能戰,文武雙全?”
“大人說笑了,學生一介書生,不通武藝,只是略知兵事罷了,談不上文武雙全。”
“既然如此,太沖便領所部在府城待命,等朝廷派統軍之人到來,再聽其調遣。”
“學生遵命!”
這時,已入後夜,府衙之中,依舊一片繁忙。
忽然有吏員來報,說是各縣匯聚來府城的應募之兵,已有三萬。
盧若騰與朱大典驚歎於紹興府強大的動員能力,直接坐不住,兩人聯袂,往城外軍營趕去檢視。
堂中只剩於穎與黃宗羲兩人,黃宗羲的略帶疑惑的目光看向了於穎。
方才於穎先是打斷了他的話頭,又在堂外與盧若騰竊竊私語,也不知道是說了什麼。
“嘿,太沖兄,腹中飢餓,不如一起吃些宵夜?”
“也好,不過方才穎長為何不讓我把話說完?”
於穎一聽,一臉無奈的起身,兩手一攤道:“要是讓你說下去,我這烏紗立馬就得摘了。”
“我的太沖賢弟,你那一套可真是要掉腦袋的啊。”
“反正愚兄以為,還是過於偏激,不合時宜。”
“當今潞王殿下神文聖武,賢比堯舜,有永樂洪武之遺風,賢弟切不可輕言。”
黃宗羲微微一嘆,心中略有苦悶,但看見於穎那一臉真誠的模樣,他也只能報之一笑,避而不談。
“還是吃宵夜吧。”
“走走走,若是賢弟不信愚兄所說,不如且投身潞王麾下,感受一番,等過個幾年,或許想法又會有所改變。”
聽到於穎這般大力吹捧潞王,黃宗羲有些將信將疑,他此前聽說過杭州潞王的賢名。
但是他知道,藩王的賢明,其實就是窩囊廢的自誇。
藩王無能便是德,這種所謂的賢明又怎麼能當真呢?
如今朝中這些新政,應當都是出自內閣三位賢臣的手筆,那潞王,恐怕是蜀後主之流。
秋月分明,滿營篝火,各縣聚來的新兵都在此處駐紮。
原本盧若騰手下的三千王府直衛,皆提拔成了基層軍官,正在忙碌的整編士卒。
有這三千精兵為軍官,拉出五萬大軍不成問題,但眼下最需要的便是時間。
在營中巡視一番,朱大典對盧若騰說道:“如此看來,明日便可聚齊五萬兵卒。”
“哈哈哈,浙兵忠君報國,乃素來之傳統,已非一朝一夕。”
“戚家軍,使浙兵名揚天下,沿海百姓至今感念其恩德,想來也是百姓踴躍的原因之一。”
兩人正說著,就聽見營中傳來一陣吵鬧,隨即便有打鬥喝罵之聲入耳。
盧若騰一驚,不好,莫不是營嘯?
“報~大人,義烏兵和東陽兵打起來了!”
“????”
朱大典頓時一腦門子無語,剛說浙兵的好,轉頭就內訌起來。
兩人急忙趕往現場,只見兩邊各有數百人,正持械對峙,互相推搡,口中謾罵不絕。
見盧若騰到來,帶隊的軍官匆忙跑來彙報情況。
原來這義烏與東陽乃是鄰縣,共飲東陽江。
但這兩縣交接處,有幾處銀礦,縣民為了爭奪銀礦開採權,經常大打出手。
械鬥蔚然成風,兩縣的知縣也屢禁不止,以至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