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一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開解心結,一品贅婿,百無一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40章 開解心結
聞聽此言,宋徽頓時有些沉不住氣:“李大人,這件事情可不能隨便推斷,如果我父皇真的有危險,那我絕對不能坐視不理!”
“殿下一片孝心,下官可以理解,可是現在的情況卻絕非是你,我所看到的這麼簡單,咱們現在都已經被捲入到了這場亂局之中,就算殿下真的有心想要回京,太子也絕對不會讓您如願。”
“與其在這白白擔憂,還不如想辦法如何說服遼國停手。只有這樣咱們才能騰出更多的時間,轉頭對付太子!”
劉懷雖然對晉皇忠心耿耿,可此時他卻更加贊同李秋遠的說法。
他深知宋徽和太子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和太子相比,宋徽簡直就是一隻羽翼未豐的雛鳥。
他們二者想要旋,甚至是想要爭奪儲君之位,那宋徽恐怕沒有半點勝算。
宋徽轉頭看向了劉懷,似乎想讓劉懷替他說句公道話。
可劉懷此時卻只是無奈嘆了口氣:“殿下,您的心情,奴婢能夠理解,但是李大仁剛剛說的沒錯,如果您現在返回京城,那不僅於事無補,還可能落入太子的圈套。”
“陛下現在的處境可能的確有些危險,可是朝廷中卻不乏忠臣良將,就算太子想要逼宮,那也絕對不會那麼容易。”
“陛下之所以讓我將軍隊全都帶到這裡,應該也是想要藉此機會扶持您的黨羽,充盈您的羽翼,您若是真想救陛下於水火,那就應該聽從李大人的安排,畢竟咱們現在所能信任的就只有李大人了!”
不知不覺間,李秋遠已經成為了晉皇的託孤重臣。
雖然他不想捲入到這場事端之中,不過很顯然他現在已經沒有抽身的機會了。
想到此處,李秋遠無奈嘆了口氣,他抬頭對宋徽說道:“殿下,您現在只能聽從我的安排,因為也只有我才能將您扶持上皇位。”
“遼國現在的情況我想您應該已經看到了,您總不想不耶律傑的後塵,最後落得一個被驅逐到其他國家苟延殘喘的下場吧?”
“兩國之間的情況雖然有所不同,可是太子和耶律祁何其相似,他們兩人身後都有氏族的扶持,這就是為何他們能夠專橫獨斷的原因。”
“晉皇應該就是看到了遼國此時的下場,所以才會想著廢黜太子,只有這樣才能讓晉國走的更加長遠。”
“您擔心禁黃我可以理解,畢竟您身為人子,理應擔心自己的父親,可是我更希望您能夠以天下為重,知道現在的情況有多嚴峻。”
“如果您現在一意孤行,那恐怕連我都幫不了,您只有留在這裡才是您最好的選擇,畢竟這裡距離京城上有一段距離,就算太子真的想要發兵來此,那也要先掂量一下才是!”
李秋遠這番話說的可謂是十分直白。
宋徽剛剛生出的逆反心理,此時全都蕩然無存。
他可以不聽從李秋遠的意見,可是那要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之上。
現在朝廷調來計程車兵和原本聚雄關的守軍現在全都聽從於李秋遠。
這裡的數萬大軍現在幾乎都以李秋遠馬首是瞻,就連負責統軍的幾位將領也一樣如此。
至於為何會如此,那並不是因為李秋遠專橫獨斷,而是因為李秋遠剛剛才率領他們打贏了一場戰爭,並讓他們活捉了遼軍的統帥。
一個文官,初登戰場,就能擁有如此的豐功偉績,這也足以讓所有人都對其心生敬佩。
雖然遼軍的失敗也和圖斡臺的狂妄自大有著一定的關係,可是說到頭來,這其中也和李秋遠的努力有著分不開的聯絡。
要不是他之前長途跋涉前往雁蕩城借兵,要是沒有那十二門紅衣大炮坐鎮,頃刻之間摧毀了遼軍的投石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