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一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旁聽者,一品贅婿,百無一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子起於微末,終於天災,雖然朝代歷史百年,可是卻有許多弊病。
正所謂是積重難返,正因如此,所以才會落得一個覆滅的下場。
聽到學生們提起前朝歷史,李秋遠點了點頭:“既然各位同學對前朝的歷史如此感興趣,那我就先問你們一個問題。”
“唐太祖李厚照,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與白翁獨斷專行的講課方式不同,李秋遠在講課之前,率先將問題拋給了學生。
他並沒有先入為主的直接向同學們灌輸自己的觀點,而是想以討論的方式坦明整個前唐的弊病。
李秋遠這個問題剛一丟擲,在場的學生們頓時議論紛紛。
有人認為前朝太祖功大於過,畢竟他開闢了幾百年的盛世王朝。
可有人卻也認為他過大於功,因為他在登上皇位之後戕害手足,排除異己,甚至不惜血洗朝綱,只為能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坐穩皇位。
面對學生們的紛紛議論,李秋遠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怎麼樣,大家是不是各有各的觀點,而且發現自己很難辯駁對方?”
“那是因為歷史是一面鏡子,鏡子內外雖然都是一個人,但卻擁有兩副面孔。”
“前朝太祖攘除外邦之亂,開闢了一個獨屬於漢民的朝代,這自然是他的功績。”
“可是也如諸位所說一般,太祖皇帝不僅攘除了外邦之亂,同時也血洗了整個朝綱,殺死了不少忠臣良將。”
“太祖皇帝之所以會這麼做,主要是因為他見慣了朝野紛爭,擔心自己的子孫後代可能無法坐穩皇位。”
“諸位,可是這樣一來便引出了今天的第一個問題。”
“太祖皇帝斬殺良將,導致朝廷之內無人可以鎮壓藩王。”
“而在太祖高皇帝去世以後,新帝便開始推行削藩政策,這便是先唐之亂的起因!”
“太祖高皇帝在位時,武將青黃不接,而在高皇帝駕崩之後,藩王勢力逐漸做大,從側面削弱了中央集權統治,可以說前唐覆滅的契機,早在建國初期便已經被太祖高皇帝親手埋下。”
“削藩制度的推行導致各地藩王紛紛不滿朝廷的統治,並準備推翻朝廷,而準備反叛朝廷的第一股勢力,也就是戰功赫赫的中山王。”
“各位,你們既然對這段歷史這麼感興趣,那我想你們應該也詳細瞭解過這段歷史。”
“這位中山王是繼太祖高皇帝以後唯一一位文治武功的帝王,也就是說,朝廷準備削藩的時候,只有中山王才是那位能夠統兵的將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