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一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紅衣大炮,一品贅婿,百無一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73章 紅衣大炮
“前唐覆滅是源自於諸侯削蕃,晉朝太祖有心想要規避這個問題,於是便採取了文武分制的制度。”
“文臣武將互相排擠,互相猜忌,互相肘掣,這樣雖然可以起到相互制約的作用,但是這卻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很難把握好其中的火候和分寸。”
“一旦稍有不慎,朝廷便會成為一方勢力的一言堂。”
“現在朝中的情況就是如此,武將們受到文臣的過度排擠,朝中現在已經鮮有能戰之人。”
“而那些文臣偏偏又都勾心鬥角,並且對國事指手畫腳。”
“您說的沒錯,朝臣貪汙之事現在的確已經上升到了一個頂峰,我之前在臨江做事的時候曾經斬殺過一名度支司馬,此人短短數年之內便貪汙銀兩百萬之巨。”
“除去他貪汙的這些銀兩之外,他還為上下同僚進行打點,您剛剛那番話說的沒錯,這個國家,的確急需整治!”
“但是您有沒有想過?您可是先皇之後,同樣也是這天下的主人。”
“就算您不為自己考慮,您自認為對這個國家沒有任何留戀,可是您總要為您的子民們考慮考慮吧?”
“如今百姓們全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單單是一個雁蕩城,城內饑民便是無數!”
“您以為減少了他們的稅務,每人收取五文錢,這便是對他們最大的照顧。”
“可實際上您這卻只是在飲鴆止渴,根本沒有幫助到這些窮苦百姓!”
聞聽此言,燕王眉頭皺了起來。
他並不是聽不進實話,只是覺得李秋遠這番話說的實在太過。
這些年來他雖然沒有對當地百姓做出過什麼實質性的貢獻,可是也絕不像李秋遠所說的這樣,沒有嘗試過幫助他們。
況且最近幾年有他坐鎮,百姓們的民生雖然沒有明顯的提升和恢復,可是那些番邦蠻夷卻不敢像是之前那樣再來此處頻頻騷擾,起碼百姓們過上了幾年好日子。
不過燕王並沒有說這些話。
他倒是想聽聽面前這個年輕人究竟還能說出怎樣的高論。
燕王臉色變了幾變,可最終卻並未翻臉。
見此情景,李秋遠便知道面前的這位王爺絕不像是胡萬生口中所說的那麼昏聵。
李秋遠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我知道我剛剛的這番話,您肯定會感覺不太舒服,不過請您恕我直言,就像您現在這樣只是將外族拒於門外,雖然可以讓百姓們過上安穩的日子,可是百姓們終究還是要吃飯的。”
“北方三族若不平定,那聚雄關和雁蕩城就將永無寧日可言。”
“而現在擺在你面前的就是讓這三族平定的唯一契機。”
“遼國皇權更迭,那可是幾十年難得碰上一次的事情。”
“再加上遼國現在發生內亂,雖然那些朝中大臣都已經屈從於耶律祁的淫威,可是我相信他們的心中肯定也有對耶律祁的恨意。”
“只要咱們能夠趁著這個機會大敗遼軍,並護送耶律傑重返遼國,那遼國內部肯定就會變得更加混亂,保皇黨一定會擁護耶律傑上位。”
“到時再加上咱們遼國軍隊從中施壓,我相信耶律傑一定能夠成為新任遼王,等到那個時候,北方就會成為咱們的跑馬場,聚雄關,雁蕩城就算不派兵駐防,也能夠保證北方永保康寧!”
說到此處,李秋遠話鋒一轉:“而等到那個時候,城內的百姓又何須再為生計奔波,咱們只要開展四國之間的貿易,這些百姓便能賺的缽滿盆滿,等到那個時候,他們不會念及朝廷的恩情,只會念著您燕王的恩德。”
“我朝封地世襲罔替,說句大逆不道的話,等到您百年之後,您的封地還是要傳給兒孫,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