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一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陌生的學員,一品贅婿,百無一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可是這次他卻並未選擇妥協。
在李銘權的問題提出之後,李秋遠笑著說道:“李公子說的沒錯,大晉對邊陲諸國的確,一直採用著恩威並施的管理方式,在你們看來,邊陲諸國應該沒有反叛的道理,但是你們卻並不知道,他們的反抗,一直都在悄然進行!”
“據我所知,單單是從今年年初到現在,大晉便有幾十支商隊在遼國邊境遭受劫掠,而這其中甚至有商隊遭受了幾次劫掠。”
“太祖皇帝在位時曾五徵遼東,為大晉迎來了幾十年的太平。”
“可是這些遊牧民族向來桀驁不馴,想要征服他們,那就不能只依靠蠻力,還要依靠頭腦。”
“太祖皇帝駕崩多年,大晉也已經多年未曾對外發動戰爭。”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遼國證明大晉如今已經成為了沒牙的老虎,如今遼國屢屢犯邊,各位認為大晉應該如何應對?”
聽到李秋遠的提問,李銘權率先起身說道:“我認為應該興兵伐遼,像是太祖皇帝那樣,再為大晉迎來百年和平。”
“李公子果然有志向,不愧是鎮遠鏢局的少東家!”
“可是想要動手卻要基於一個前提,那就是大晉的實力。”
“我之前不是為你們講過了嗎?太祖皇帝為了解除藩王對中央的威脅,已經將武將勢力削弱,我雖然不曾入朝為官,可是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恐怕朝中沒有能夠擔任主將的武將。”
“更何況經過這些年來的修養生息,大遼也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大遼,如果貿然動手,那很可能會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下場,到時反倒會給其他國家可乘之機!”
聞聽此言,李銘權顯得有些茫然:“依照先生所說,那您認為咱們應該怎麼辦?”
“簡單,上兵伐謀!”
李秋遠說著,轉頭背向黑板,並在上面寫下了十六個大字:“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沒錯,這次的課上,李秋遠要為他們講述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作為華夏第一兵書,裡面所記載的內容甚至讓後世受益無窮。
如果能將孫子兵法中的理念搬到大晉,那絕對能夠成為攻城略地,開疆拓土的不二法典。
寫完這十六個字後,李秋遠指了指上兵伐謀那四個大字:“李公子剛剛說了,興兵伐遼,是震懾邊關諸國的計策之一!”
“其實不僅僅是李公子,我想在座的其他學員應該也都有著同樣的想法。”
“但是我剛剛也已經說過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之上,太祖皇帝建國初期,手下猛將如雲,自然能夠主導一場戰爭。”
“可是現如今朝廷武將稀缺,再想打贏遼國,就要採取謀略取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