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起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章 倉窖,明末:靈氣復甦,勇起筆,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這個方法相當的靠譜。
草木灰、席子、糠都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保持倉窖中糧食的乾燥。
這些材料都可以在水澤裡就地取材,穀糠是處理粟米的副產物。
最耗費的無非就是人工,而人工在這個時代最不值錢,只需管飯就可以招一大堆人來做事。
“照你這個說法,只需要建十三個倉窖就可以把十三萬石糧食全都裝進去了。”
“沒錯,這是建大倉窖,若是建小一些的,就需要多建一些。”白應物回道。
“這樣的話,儲存的問題就算是解決了。”
三個大難題,商議間就解決了一個,讓於智博信心大增。
果然,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三人行必有我師。
同心協力,集思廣益真的是解決難題的最好辦法。
“若是這麼搞的話,我倒是有個辦法解決錢的問題。”
剛才於智博和白應物討論倉窖問題時,高啟強一直沉默不語,等兩人商議完他才開口說話。
“你說說看。”於智博鼓勵道。
“我們拼命將官府的人趕出了水澤,死傷那麼多人,讓官府無法在水澤收稅,難道就這麼白白便宜了水澤裡的人?”高啟強道。
“你是說我們去收稅?這太容易引發大沖突了,完全沒必要。我們只需要掌握了水澤的貨殖權就可以躺著賺錢。”於智博想起之前龍華會為了在水賊收稅,死了多少人?
明帝國建國兩百多年,正統性已經深入人心,不是隨便來個誰說收稅就可以收上來的。
“我不是說要收稅。”高啟強抬起手扭了扭:“而是換個說法,代水澤裡的百姓繳稅。”
“代?”於智博沒明白。
“官府的稅丁進不了水澤,水澤裡的人沒法納稅,我們代他們納稅。”高啟強解釋道。
“可是,我沒打算讓水澤裡的人給官府納稅啊。”於智博還是沒明白:“他們本來就沒多少錢,納了稅,哪還有錢消費?沒錢消費,我們費勁搞來的貨殖權也就不值錢了。”
“哎,我這麼說吧。”高啟強見三人還是沒明白,只能舉例說明。
“假設,我們去任三家裡,告訴他們,今年的稅由我們代為送去安州,讓他們把稅交給我們,我們給他們完稅收據。”
“任三家沒錢,我們就告訴他,可以以高於糧商收購價1文錢的價格從他們家收糧,賣糧的錢直接抵稅。”
“這樣,我們就不用掏一分錢,直接從任三家拿到了糧食。”
“這...,空手套白狼?”於智博眼睛都瞪圓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