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皇帝賠罪,小小王妃馴王爺,淼仔,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兄弟心中釋然,好受許多。原以為皇上改太皇太后的封號,是為打壓伍家,現在看來不是。
惠溫太皇太后是個女人,又是宮中待得久的女人,她才沒有這麼容易受矇蔽,而是心中咬碎銀牙。
今天晚上的史官記載的,肯定是:御史們彈劾惠溫太皇太后封號,上不能駁,改之,上膝行賠罪。
靈前這一老一小哭得都很作心,皇帝是口口聲聲:“全是孫兒不孝。”惠溫太皇太后泣不成聲:“我的好皇帝,你是個好皇帝。”
殿外有人回話:“淑恭太皇太后到。”這每天上香的時候,淑恭太皇太后雖然有病,也要趕來。
她走到殿外就聽到哭聲大作,問一問人裡面是皇帝在賠罪。淑恭太皇太后面色不豫,這位前皇后,肯定要有刁難。
惠溫太皇太后在金殿上提出來清源王的話,讓淑恭太皇太后心中難過,她也好幾天沒有對皇帝客氣過。心中一直疑心,認為是皇帝不讓清源王回來。
扶著宮女的手進來,淑恭太皇太后心中有歉疚,慈愛的看看皇帝,對他道:“起來吧。”站定了,再問惠溫太皇太后,似笑非笑地道:“你們娘兒們,在鬧的哪一齣子?”
陪她一起來的皇太后,也有疑惑,不過她不說話。前太子妃在當太子妃的時候,就不是多話的人。
惠溫太皇太后噎了一下,被改封號,是皇帝小小給了她一個顏色看,也是打擊伍家的意思。現在要當著這許多人說出來,惠溫太皇太后覺得面子上無光。
皇帝接過這話題來,回道:“先皇西去,我理當在太皇太后和太后膝下儘教,只是我新為人君,覺得事事不易。回想先皇在時,是怎麼支應得下來。再想我先皇面前沒有盡孝,又不能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面前盡孝。因此賠罪,也給太皇太后和太后賠罪。”
見慈帝從外面進來,也給慈帝賠了罪。
皇帝一片孝心,又讓人覺得他太不容易。身後幾位權臣全是心如明鏡,當然沒有人會說出來。
淑恭太皇太后得了這片孝心,心中內疚更多。清源王再是心愛的孫子,他不得先帝歡心也沒有辦法。
皇帝即位,才有太皇太后存在,想到這一點上,她對著皇帝格外憐惜:“你自己要注意身子,我時時問你,說你起五更,只睡三更,軍國大事重要,你的身子也重要。”
眼眶裡一酸,太皇太后哽咽道:“要是你累病了,讓我靠著哪一個。”惠溫太皇太后冷笑一下。
皇帝這一拜,把淑恭太皇太后的心也拉攏回來,他帶著小心道:“清源王的事情,著安平王一力尋找,太皇太后放心,您肯定能見到。”
淑恭太皇太后淚眼看著皇帝,這也是她最愛的孫子,是最小的一個。這幾天嫌棄他,就是清源王出走後,不少流言說是頌殿下逼走的。
清源王不在京中,弄些謠言出來還是有的。
此時太皇太后不再為謠言生氣,她只心疼皇帝去了。見皇帝這樣說,喊趙赦過來,對他道:“你要用心尋找,這件事情我信你能辦得好。這難道,比打仗難?”
安平王答應著,淑恭太皇太后又對皇帝道:“你只管放心辦事,有什麼話還有我在,我們在深宮裡,不知道外面的事兒,也不隨便說外面的事兒,官員也好,政事也好,你不必聽老嫗之言。”
伍家兄弟隨著這話,把腰不由自主彎了一彎。
這一齣子鬧完,太皇太后在前,慈帝和皇太后兩邊服侍,皇帝和官員們在後,給先帝上香。
爐香嫋嫋,哭聲大作。這哭聲聽在任何人耳朵裡,都要惹得人落下淚來。
尋找清源王的差事,在別人看來不是好差事。因為訊息不少,說清源王殿下被暗中殺害。要是找不回來他,兩宮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肯定都有怨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