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熟了的螃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有志青年,德意志風暴,煮熟了的螃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狹小的辦公室裡,一個青年坐在案頭,他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眼神清澈而堅定,手上的鋼筆在稿紙上飛舞,陽光灑在身上,更是增添一絲肅穆。
青年名叫魯道夫.沃爾特.理查德.赫斯,出生在埃及,父親是一名德國商人,他十五歲之前的人生,幾乎都在那個北非國家度過。
但是他的愛國熱情並不輸給任何德意志的同齡人,當他踏上這塊從未踏足過的“祖國”土地上時,那一刻,淚水都在眼中打轉。
殷實的家庭,讓他擁有接受良好教育的資本,從巴德戈迪斯堡教育學院,到瑞士的那沙摩爾商業學校,再到慕尼黑大學的經濟學專業,他的求學之路極為平坦。
然而他對繼承父親的經商生涯並不感興趣,反而對政治極為熱衷。
在慕尼黑大學,他遇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卡爾.豪斯霍弗爾。
這位地緣政治學的創始人,讓赫斯無比崇拜,在他的理論裡,德意志如果想要強大,就必須拓展“生存空間”,包括歐洲的附屬地區,以及海外殖民地。
英國人和法國人,甚至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早早做了佈局,德意志如果想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在他們口中“搶食”。
這讓赫斯成了一個堅定的“擴張派”,他堅信自己導師的主張,只有拓展“生存空間”,才是這個國家的生存之道。
於是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赫斯毅然參軍,他既參加過西線對法國的戰事,也參加過東線對俄國人的進攻,兩次身負重傷,但依舊堅持奮戰在第一線。
這讓他贏得了鐵十字勳章,同時被晉升為預備役中尉,在空軍服役。
不過這場戰爭,莫名其妙地結束了,赫斯回到慕尼黑,陷入了迷茫當中。
這個青年曾經堅持的東西,已經有所動搖,和其他軍人一樣,他們覺得自己明明做得很好,打得法國人屁滾尿流,但是最後,他們卻成了失敗的一方。
“都是猶太人的錯,都是水兵們的錯,都是那群布林什維克主義者的錯。”
赫斯不免產生一股戾氣,就在這時候,納粹黨出現了。
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政黨,拒絕父親招他回埃及的要求,堅定地留在千瘡百孔的德意志,他要在這裡貫徹自己的理想,就像第一次踏上這塊祖國土地時那樣,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奉獻一切。
這讓他在納粹黨中,變成一個特別的人。
要知道現在的納粹黨,裡面沒有幾個文化人,黨首德雷克斯勒只是一名普通工人,而“新星”希特勒文化程度也不高。
“就連宣傳單上的拼寫,都充斥著語法錯誤。”
這是赫斯對納粹黨的第一印象,一群缺乏文化的泥腿子們,聚在一起嗚嗚泱泱。
但是不得不說,納粹黨的主張很吸引人,特別對於赫斯這種年輕人而言,《25點綱領》曾讓赫斯眼前一亮,與大學裡那些文縐縐的傢伙們相比,這些泥腿子們更加務實,也更加勇於付諸實踐。
這才是拯救德意志的方式,而不是像那些老學究們,侃侃而談,吵得面紅耳赤,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此時的赫斯,就是一塊未被髮掘的寶玉,但是依舊難掩它綻放出來的光芒。
或是寫得累了,赫斯站起身,他來到書架前,拿出一本厚厚的書,取出書籤,靜靜看了起來。
那是豪斯霍費爾推薦給他的一本書,是一本來自東方的著作,名字叫做《論語》。
老實說,他根本看不懂,這是一本來自東方的古文,是兩千多年前的智慧結晶,德文翻譯後,原文的意思不一定能夠原原本本的表達出來,讓人感覺雲裡霧裡。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去研究,他的導師是一位博學的人,甚至博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