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熟了的螃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突如其來的槍聲,德意志風暴,煮熟了的螃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警察和前來支援的國防軍,包圍了軍區司令部,羅姆上尉正在組織抵抗,但是以他手頭的力量,恐怕支撐不了多久。
於是一場針對“如何救援”和“先救誰”的爭論開始了。
會議吵吵嚷嚷,卻始終沒有一個結果,最後忍無可忍的希特勒決定,先去解救被困的羅姆上尉。
就這樣,希特勒和魯登道夫帶著隊伍出發了,他們選擇步行,這樣速度雖然慢,但是卻可以保持隊伍的完整性,何況現在慕尼黑亂作一團,卡車未必能在街道上跑得開。
當然,希特勒還存著另外一個小心思,步行的方式具有宣傳性,他希望能夠在他們趕到軍區司令部時,能有大批普通民眾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
這會給軍警施加巨大壓力。
就這樣,一支龐大的隊伍出發了,他們浩浩蕩蕩,敲敲打打,路上吸引了大批市民的注意。
在離開啤酒館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完全沒有得到訊息的埃卡特趕來了,他是從其他黨員口中才得到的訊息,老實說,這讓他有些難過。
然而當希特勒見到這位曾經亦師亦友的人生導師時,只是生硬的說了一句“你好”,而魯登道夫看到埃卡特後,更是理都沒理,回應對方問好的方式,只是正了正帽子。
就這樣,埃卡特看著希特勒等人離開,他知道自己已經不再被需要了,但是這種冷遇,還是讓他感覺到難過。
但是埃卡特沒有抱怨,他咳嗽幾聲,隨後默默跟在隊伍後面,他知道這樣顯得有些“不要臉”,但是他真的想知道,這個自己推心置腹的“學生”,能夠走多遠。
兩人的矛盾點,主要還是在於理念上,埃卡特不是一個支援暴力的人,他對軍人沒好感,他只是反對猶太人,而且非常激進。
老實說,埃卡特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是一個單純的民族主義者,但希特勒不一樣,隨著他的人際交往圈子擴大,他的視野開闊了,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有了變化。
如果說以前的希特勒,是一個來自奧地利的山村小子,他貧困潦倒,他充滿迷茫,埃卡特就猶如一盞指路明燈,將他帶往一個不曾踏足過的領域。
那麼現在的希特勒,則是一個充滿野心的政黨元首,他擁有成千上萬的死忠,擁有數千人的武裝部隊,擁有許多達官顯貴的支援。
他不再是當年的“城下阿蒙”,埃卡特的理想主義,對他已再無幫助,甚至埃卡特擁有的人脈,希特勒也不再需要。
這位導師的“天真”,已經成為絆腳石,而非助力。
埃卡特吊在隊伍最後,顯得很是失落和淒涼。
而希特勒和魯登道夫則走在隊伍最前面,他們挺胸抬頭,氣宇軒昂,當有市民朝著他們打招呼時,這位納粹黨的元首,還會揮舞帽子,作為回應。
然而歷史有時候就是充滿巧合。
遊行的隊伍突然改變了方向,而始作俑者就是魯登道夫,他沒有繼續直行前往市中心的軍區司令部,而是突然右轉,走進了威因大街。
這條路通往議會大廈,而那裡正是國防軍嚴密堅守的地方,就在右轉的十幾分鍾後,雙方便在大街上相遇了。
軍隊架設有機槍,得到增援後,人數眾多,而且士氣高昂。
他們在大街上堆砌壁壘,一個連頂在前面,與希特勒的隊伍,互相用槍口指著。
“解散,解散。”
國防軍的一名上尉大喊著,他拿著手槍,指著希特勒,表情非常嚴肅。
此時雙方的子彈都上了膛,甚至刺刀都掛上了,氣氛變得非常緊張,稍有擦槍走火,結局就無可挽回。
“不,我們不會退縮,如果你想開槍,就開槍吧。”
希特勒站在最前面,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