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6章 天意弄人!,帝王之名,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童御登基之後勵精圖治,對內革新吏治,整頓朝政,安撫百姓。對外整頓軍備,厲兵秣馬,防範入侵。
在他的治理之下,南楚徹底擺脫了正始帝在位時期留下的所有隱患。
一掃朝廷上下內外之苛弊,使南楚上下煥然一新。
人口八百餘萬,成建制主力大軍六七十萬。
在北涼崛起獨霸天下之後,當初的第一強國東齊國力下降。原本按照排位依次遞減,南楚只能成為天下第三強國了。
可在童御登基之後,他的一系列舉措和治理,使南楚的國力和潛力極大的激發了出來。
南楚的國力已經和東西持平,並且已經隱隱壓過東西,依舊穩固是天下第二強國的地位。
可就如同童御所預料的那樣,天下局勢紛呈變化。是不可以掌控的。
變化就發生在南楚周邊,原本國力居於五大國末尾的西蜀,近年來卻突然一反常態大舉對外攻伐。
這近在咫尺的攪動風雲,童御不可能不關注。
在西蜀的主動示好下,童御同意和他們結成了聯盟。
隨後在兩國同盟之下,他們滅掉了夾在兩國中間的應國。打通了兩國之間的陸路交通。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對於現在這個盟友童御也是這樣的看法。
西蜀的國力再不濟終究是一個大國,能維持與他的和平穩定也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可隨著係數不斷的向外攻伐,童御也加緊了要對外擴張南楚勢力的想法。
武安十二年,童御命大將孫項領兵十二萬出擊越國。
一番鏖戰之下,再無其他國家插手的情況下,終於滅掉了越國。
南楚大軍進駐越國故地,其戰略位置重要,可直接威脅靖國及東齊的腹地。
這一戰大大增強了南楚的國力,但也加重了南楚的威脅,南楚現在極有可能遭受到東齊,靖國,晉國,三國的聯手進攻。
童御一刻也沒有忘記過居安思危,時刻以軍備為第一要務。只有以強大的軍力在,才能保證國家血脈不絕,屹立於亂世!
滅掉一個小小的越國,絕不是他前進腳步停止的時候。他的步子邁的不大,但是一定要穩。使南楚的國力一面增強,一面穩穩的走在上升的階梯上。
南楚的國力穩步發展著,可童御身邊那個盟友則發展的更為迅速。
隨後的幾年裡,乾國先是攻滅靖國,隨後直接與作為天下霸主的北涼全力交戰!
這一戰開始很多國家都沒有想直接參與的意思,因為兩個國家的實力都不弱。到最後的結果沒有徹底奠定之前誰都不敢妄自插手。
也是在這一年,童御下了決定,對另一個在背後掣肘的對手吳國動兵!
越國不比吳國,當初越國只是憑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得以僥倖存在。而吳國不同。
他夾在東齊與南楚兩大國之間,沒有被兩大國逐漸蠶食,反倒對東齊和南楚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可見其國力之強盛!
可吳國的實力越強,他搗亂的能力也就越大。南楚無論是想要北進還是東征西討,都會受到吳國的牽制。與其和一個根本不可靠的國家維持一段脆弱的利益關係,倒不如一鼓作氣將它滅了,不但能一舉解除後顧之憂,更能大大擴充自身實力。
童御調動了幾十萬主力大軍,由大將軍孫項統領全力進攻吳國。
此時南楚周邊強大的對手,乾國正在和北涼交手,東齊也在旁虎視眈眈,相比於這兩大國的較量,吳國在東齊眼裡還不值得一顧。
至於剩下的晉國, 童御有絕對的把握不讓他影響滅吳戰事。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南出幾十萬大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