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7章 東齊平北!,帝王之名,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強,民富,國穩!”

師盛宣說出來這六個字。

“有此三點,足以鑄就陛下圖謀天下之根基。”

“三點足矣?”

師盛宣繼續說道:“其實論到軍強,東齊不及乾國。北涼軍與南楚軍皆已遭受重創。相比之下,東齊大軍建制完整,兵力充沛,士氣旺盛。為天下可以與乾國相爭之軍。”

“論及民富,東齊漁鹽之利甲於天下。幾十年前便憑藉兵馬和國力富庶,稱霸天下。幾十年後的今天又有何不可呢?”

“再說國穩,北涼現在離亂非常,先有前朝之人復辟,現又有南宮信之叛,亂上加亂,難以穩定。國力始終處於入不敷出狀態。”

“南楚剛剛遭受乾國重創,國中精銳兵馬,幾乎損失殆盡。國力垂危,難以安定。”

說到這裡師盛宣難得的臉色微變,南楚如今的現狀也證明著他當初的失敗。

這一次他絕不能再重蹈覆轍。

“至於那個復辟的大衍皇朝和晉國,全都是宵小之輩。大勢已定之後,彈指可滅。”

“所以在下說論及軍強,民富,國穩三層,只有東齊能與乾國抗衡。”

“既然如此,先生以為我東齊該如何取天下呢?”劉以問道。

“陛下以為乾國何以成今日之強大?”師盛宣反問道。

“攻伐!”一旁的高緯斬釘截鐵的答道。

“沒錯,就是攻伐,不斷攻伐諸國,殺其人,佔其城,奪其地。已成今日之盛!”師盛宣道。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者亡。若不去爭,就只會被別人爭分殆盡,最後為他人所滅。”

“可今日之情況已與當初不同,乾國當年滅的都是小國,而我東齊周邊都是大國。要是效仿乾國行滅國之舉,連續攻伐恐怕耗費國力之後,未及穩定,便招致其他大國攻伐!”

“陛下只看到了當年乾國功法之力,卻未看到乾國當年破釜沉舟之決心。”師盛宣卻說道。

“陛下所言確實,當今天下大事已變。所以天下諸國,想爭霸天下,進而一統天下。就是要拿出一種破釜沉舟的決心。”

“而在下在東齊之見聞看到的還有最關鍵的一點,陛下剛才也說到了。”

“是什麼?”劉以趕忙問道。

“魄力!”

“你是說朕沒有魄力?”劉以眉頭微蹙。

“陛下剛才所言,問在下爭霸天下之策,而不是取天下之策。近年來東齊雖然處處得利,卻都是蠅頭小利。”

“北涼內亂,東齊而取北境之地。前番南楚兵敗,東齊又取東南小地。如此只趁機佔利,東齊如何能爭得天下?”

師盛宣這個問題直接把劉以問沉默了。

師盛宣沒有停下,繼續說道:“東齊如果能下大魄力下決心,吞併或重創一國,自此奠定與乾國東西相爭的格局。分治天下,天下二取其一。”

“那先生以為,我東齊應該先取哪一國呢?”劉以問道,無聲之中,他已經認同了師盛宣之前所說。

“在下妄自揣測陛下心意,當年東齊敗於北涼之下。有亡國之險,陛下自登基以來,始終以北涼為大患。每每制定國策,都以北涼為先。”

“所以在下建議陛下先取北涼。”師盛宣道。

“僅僅是因為這一個原因嗎?”劉以對師盛宣的回答有些意外。

“東齊剛剛結束與南楚的戰事,在攻南楚已是無意。晉國只是小國,不必在其身上白費國力。”

“而如今北涼內亂四起,國力久耗已然不強。所以應先取重創北涼為要,而後席捲北方。成橫霸之勢,進而與乾國兩爭天下。”

“先生有所不知,前番南宮信劃地自治之時,曾與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三國之雄漢重鑄

無塵瞭然

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

我愛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