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章 強硬,乾國絕無妥協之臣民!,帝王之名,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群臣於無物!”

“對,丞相大人說的對。林特使你覺得我們眼光狹隘,倒是要說出個一二三來。”有大臣響應道。

“我笑諸位大臣之侷限,是因為諸位大臣皆認為我乾國已無再戰之力。”林彬道。

“難道不是嗎?”有大臣反問。

“當然不是,我乾國與北涼鏖戰一年半的時間。確實是損耗錢糧無數,但諸位大人不要忘記。賦稅糧草是一年一年的徵收的,我乾國用兵打完了,之前存續的錢糧。但今年的秋收早已完成了,蒼天保佑我乾國風調雨順,收成不錯,各地虧損之庫需都以填滿,我乾國完全有錢糧支撐大軍作戰。”

“再說兵馬,北涼前前後後投入了七十餘萬大軍。我乾國兵力始終弱於北涼,但我乾國大軍最終能克敵制勝,殲滅北涼軍近四十萬兵馬。”

“北涼引以為傲的北涼鐵騎,在此戰與之前的境州之戰中,更是損失殆盡。我乾軍的強大戰力,陛下及諸位大人應該都已經清楚了吧。”

童御坐在龍椅之上,手肘撐在椅子上,摩挲著指尖,暗自思索,考量。

“諸位大人估計我乾軍損失慘重,在這裡在下可以明確的告訴諸位大人。我乾軍確實有損失,但遠不及北涼軍之損失。我全國上下尚有六十餘萬大軍,完全可以上陣殺敵。”

“南楚一旦與我乾國開戰,就是與我乾國萬千臣民為敵。我乾國萬千臣民將視南楚為死敵。”

“視我南楚為死敵又將如何?”沉默已久的童御突然開口問道。

林彬轉身看向童御緩緩說道:“在下,可以給陛下講一個例子。諸位大人也可以聽一聽。”

“我乾國與北涼鏖戰之時,糧草面臨枯竭。我乾國朝廷不得已向百姓借糧,我乾國百姓一聽官府號召,紛紛積極響應。不足一月,即湊足一百五十萬擔糧草。若不是地方官吏勸止,百姓們都要傾力助國。”

“在下是想要告訴陛下和諸位大人,如若我們兩國開戰。我乾國雖然現在國力稍弱於南楚,但我乾國上下萬千軍民臣子,無一人會投降,無一人會讓南楚大軍安然進入我國境內。”

“一旦南楚與我乾國陷入北涼一般的鏖戰,諸位大人還敢保證周邊中國不會動手嗎?”林彬發人深省的問道。

“晉國在我國攻滅靖國之時,曾從背後突襲吞滅靖國大片國土。更何況,晉國與我乾國已經結成了盟約,南楚攻乾,晉必攻楚!”

“東齊雖然正在和北涼大戰,但戰局已經陷入膠著。其見無利可圖,必會固守現得利益而退軍。而東齊在南部邊疆屯駐的大軍,就在下所知並未撤守。到時候絕對會趁機進攻南楚。”

“在三大強國的圍攻之下,剛剛吞滅吳國不久的南楚,能堅持到多久呢?”林彬問道。

“林特使,你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要勸朕退兵吧!”童御道。

“沒錯!”

“在下為乾國計,為南楚計,為兩國千萬百姓,為百萬士卒之性命,懇請陛下退兵!”林彬鏗鏘有力的說道。

“妄想!”

“我南楚大軍陳兵邊境,秣兵厲馬。要想我大軍撤退,乾國必須割讓兩州之地求和!”有大臣說道。

“荒唐,我乾國又未戰敗,何談求和。”

“南楚若不退兵,”林彬目光堅定。

“乾國絕無妥協叛國之臣民,寧肯戰而亡,絕不妥協軟弱,大不了我乾國與你南楚同歸於盡!”林彬直接決絕的說道。

他的話頓時震懾了滿朝文武。

“林特使,既然你家陛下怕你出事,他又有什麼意見?”童御問道。

林彬一聽趕忙說道:“我陛下,希望與南楚永結同心。北涼雖敗,實力仍在。天下去向猶未可知,現在乾楚交兵,無異於自取滅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三國之雄漢重鑄

無塵瞭然

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

我愛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