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章 東齊終動!,帝王之名,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齊皇宮,

“陛下,乾國與北涼的這場大戰終究是勝負分明瞭。”高緯滿面春風的說道。

“據情報北涼六十萬大軍,已經摺損過半。重新被壓制回了邊境地區,乾國大軍戰力兇悍,此刻已經佔盡了優勢,北涼要想翻盤可能性很小。”

“太師,北涼在東境地區的兵力部署調查的如何了?”劉以問道。

高緯剛才所介紹的,他都一一知曉了。但他最關心的不是這個,北涼和乾國的大戰進入了白熱化末期,分出勝負。只能是一個強悍的敵人打掉了另一個強悍的敵人。

他關注這場大戰的實質,是為了確定,什麼時候是他出兵北涼的最佳時機。

“啟稟陛下,北涼東境的情況,臣已透過多種渠道探查清楚了。”高緯答道。

“北涼最初調集大軍,從全國各處調兵,最主要的地區就是東境。但東境作為北涼的重兵集團集結地,主力被調走之後,防守仍很嚴密。”高緯繼續說道。

“但不久前因為前方大敗,李蕭又從東境調了十五萬兵馬,前往支援。如今偌大的東境地區,只有區區十餘萬兵馬在防守了,顯現出空虛之象。”

高緯說罷,拱手對劉以說道。

“陛下,臣以為我東齊出兵北涼的時機到了。臣請奏陛下,速速下旨,發兵北涼!”

劉以轉頭看向高緯,開口道:“太師,當初朕發兵進攻北涼,你和田丞相極力勸阻,不惜說動太后。”

“說北涼強大,不可輕易動兵,必須做足萬全之準備,做到萬無一失之後才能出兵。今日他是為何如此急促的催促朕下令出兵?”

高緯微微頷首,眼眸微動,才知道劉以這是在明知故問。

“回陛下,今時不同往日。今日之時機遠非當初可比,今日之陛下也遠非昨日之陛下。”

高緯接著說道:“當初之北涼陳大軍於邊境,國無外事,枕戈待旦。硬如巨石,難以擊碎。”

“而今日之北涼,困於與乾國之戰,應接不暇,東境門戶大開。猶如被水流鏤空之石,已外強中乾,一擊可碎。”

高緯繼續說,劉以也繼續聽著。

“當日之陛下滿懷少年豪氣,雖滿懷壯志意氣風發。但多的是少年意氣,和建功立業的渴望,太過急於求成。”

“而如今陛下您,幾年來厚積薄發。褪去少年意氣,增加了雄主才情。”

“措南楚,交晉國,曹國,朝局安定,萬民歸心。”

高緯極為真誠的說道:“臣敢言,今日之東齊遠勝昨日之東齊,今日之陛下更勝昨日之陛下。今日之北涼不復昨日之北涼,我東齊大軍,必可一戰而下。”

“太師說得好!”劉以聽完直接喝彩道。笑容滿面。

“太師之言正合朕的心意,此時此刻,其實是我東齊出兵北涼的大好時機了。”

劉以目露回憶之色,緩緩說道:“這幾年來這一刻也沒有忘記上次兵敗的恥辱。那次兵敗,和當年黎陽之敗的恥辱一同壓在朕的身上。朕時時刻刻都在想著打敗北涼,今天終於時機到了。”

劉以的目光完全轉為堅定。

“太師,迅速傳旨給彭越。”劉以轉身對高緯道。

“讓他秘密調集大軍,迅速集結四十五萬兵馬,向邊境進發,攻打北涼!”

“臣遵旨!”高緯應下。

“陛下”高緯開口。

“現在南楚方向已經沒有戰事,是不是可以考慮把駐紮在那的十多萬大軍調回來,增強進攻北涼的力量。”高緯提議道。

劉以想了想,卻沒有露出許可的神情。

“不必了,北涼在東部的力量已然空虛,有四十五萬大軍就足夠了,南部邊境的十多萬大軍,就繼續駐紮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三國之雄漢重鑄

無塵瞭然

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

我愛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