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2章 授官封帥!,帝王之名,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過年節之前,張辰召集百官進行最後一次朝會。對於這一年的時間來說,這次朝會顯得尤為重要。他不僅要對近年來的政務進行總結,更重要的是大戰之後對有功將士進行封賞,幾十萬將士都在等待著今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一番朝拜過後,張辰直接進入第一個正題。
“精誠伯,安樂伯,福壽伯,原左丞相林琛,原兵部尚書徐威,原戶部尚書吳蒙皆已告老退養。”
“丞相,兵部尚書,戶部尚書三個職位關係朝廷運轉,不可一日空缺。”
滿朝文武都聽著張辰說,百官之中心思各異。兵部與戶部尚書這兩個職位,沒有什麼爭論。但丞相之位可不同,雖然品級不會和六部尚書有多大差別,權力也已經被皇權削減大半。但這畢竟有著百官之首的榮譽,是為官的頂峰了。看著是一回事,真正走到那一步,才知道是怎樣的風景。
左右兩相,說到實際的是以左相為主,右相為輔。
當年木定國造反被陛下平定之後,右相之位便一直空缺著。陛下如果要重選兩大丞相,必定要從六部尚書中選拔。這誰也說不準,到底花落誰家。
但如果非要選擇一個人,文武百官都知道一個人,相位一空,此人必定登位。
這個人,滿朝文武絕不懷疑其能力,且早就認定為丞相之下第一人。他就是一路跟隨陛下入主京城,從龍登位的吏部尚書柳珪。
左右兩相,若柳珪佔據左相之位,就必然又要從其他尚書中擇取一人為右相。文武百官有很多人將目光投向了刑部尚書王平的身上,除了柳珪之外。朝堂之中有資格,資歷最老的就是王平了。在太上皇時期,他便是吏部侍郎了,如今做刑部尚書也有數年了,完全有機會躋身於丞相之位。
而王平也是一臉平靜的站著,若無人點到他,就是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樣子。
張辰說完之後,示意一旁的內侍官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吏部尚書柳珪,忠誠竭智,為國為民。於國於民,功績卓著,才能堪居相位。今丞相之位空缺,今升柳珪為右丞相,授正二品,輔助軍國大事。”
“臣,柳珪接旨”柳珪鄭重走出,恭敬接旨。
“謝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柳珪起身之後,從容的回到佇列中。因為張辰的信任和能力,在文武百官中備受追捧。但他從不主動和官員結交,也不和其他官員有深厚的私交。為官之道,最重要的一點,無論官位做的多高都要銘記。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給予的,你有能力,皇帝會給你權力。但如果你威脅到了皇帝的存在,無論是怎樣的關係,你都不會在皇帝的視線中活下去。
看到柳珪被授予了右相之位,文武百官心中就明瞭了。左相之位,一如之前的右相之位,依舊空懸。
之前進入大臣們視野的王平,見到柳珪接任右相,神情和之前一樣,沒有什麼變化。他原本就是張辰的人,陛下安排什麼他聽著就行了。再說重用柳珪,又沒有輕視於他。
宣佈完讓柳珪擔任右相之後,內侍官繼續宣旨。
“戶部侍郎孟伯言,調任禮部尚書,授正三品。”
“臣領旨謝恩!”
“工部尚書陸平,調任吏部尚書,授正三品。”
“臣領旨謝恩!”
“文學博士吳越,升任吏部侍郎,授從四品。”
“臣領旨謝恩!”吳越出列謝恩。
“原永安令王全,升任工部尚書,授從三品。”
“陳州刺史馬安克,調任永安令,授從四品。”
“文學博士一職,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