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清算,張楚想調兵入京,帝王之名,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已。”徐威說道。

“哼,怎麼不是限制!這分明就是對朕的一種威懾!”張楚冷哼道。

“今日南安王在城內大開殺戒,所有參與叛亂的官員和那些罪犯都一併被處死了。得到了百姓們的極大擁護和稱讚,已然得到了民心的擁護。”吳蒙道。

“這些官員的勢力早在之前就已經被瓦解了,現在殺掉他們也不會引起地方的動盪。”徐威道。

張楚:“朕也看出來了,那天在大殿外,張辰也親口承認了,之前的那些事情都是他一手推動的。”

“陛下,就算那日南安王沒有親口承認,陛下就沒有猜到是張辰嗎?”林琛又突然問道。

“陛下當初是想順水推舟,而南安王現在已經做了當初陛下不敢直接做的事情了。”

林琛說中了張楚的心思,張楚對此默口不言。他當初確實猜想到了張辰,只是也有些不敢相信。但他當時看事情的發展,如果換個角度,對朝廷是有益的,所以他就乾脆順水推舟,不過多追究事情的緣由,反而預設那一系列事情的發生。

“你們覺得他下一步會做什麼?”張楚突然問道。

“他的大軍已經控制了整個永安城,也消除了異己,如果他像木定國等人一樣,再搞一次兵諫讓朕禪位於他,你們覺得可能嗎?”

“陛下如果有如此擔心,立刻秘密派人傳信給楊師和讓他領兵回援!”徐威說道。

而張楚對此卻搖了搖頭,說道:“盛國和陳國對我西蜀虎視眈眈,邊境的大軍不可輕易調動。”

楊師和是西蜀老將,如今正統率著二十餘萬大軍在邊境駐防。對朝廷忠心耿耿,並沒有受到之前之事的牽連。

“我看陛下大可安心,南安王現在還沒有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思。陛下再怎麼說也是他的父親,他也不會對陛下怎麼樣的。”林琛說道。

林琛:“調兵之事,切不可兒戲。我西蜀群敵環繞,兵力早已是捉襟見肘。在看南安王之雲州軍,戰力之強悍,京都這數萬兵馬尚且不敵,這得調多少兵馬回援才能壓制?到時致使邊境空虛,敵國趁虛而入,我西蜀危矣!望陛下分清國事家事,內事外事之輕重。”

“當初陛下雖然下詔召南安王入京,但臣知道,陛下仍是舉棋不定。而現在,陛下真的不重新考慮一下南安王嗎?”林琛說著目光鑿鑿地看著張楚。

說實話,這一次他不僅只是讚賞張辰了,更是對張辰的權謀感到歎服。世家大族權勢滔天是朝廷的癥結所在,幾代皇帝都知道,都有心改善,但都沒有誰解決了。而張辰只用了十天!就拿下了五大家族之三,剩下的兩家也已經在案板上了。不但五大家族要倒了,國內的大族力量也已經被衝擊的七零八落,只要朝廷出手,就能將其完全解決。完成這樣的行動是需要魄力的,權謀也是必須的。

張楚聞言也是猛然向林琛看去,兩人的目光就這麼直直的對視了。林琛的目光中滿是堅定,張楚的目光滿是探究。

最終張楚收回了目光,沉默下來,林琛的話又使眾人的視線迴歸到了最原本的話題——立儲。

“安王現在何處?”沉默了一會兒後,張楚開口問道。

“回稟陛下,在叛亂結束的時候,臣已得到訊息,安王殿下平安無事,而且瑞王殿下正與安王殿下在一起。”徐威道。

“瑞王?那小子回來了?”張楚聽見瑞王的名字詫異道。

徐威:“是的,陛下”

“今天天色也晚了,你們就先回去吧,容朕想想!”張楚說著起身向殿後走去。

林琛三人見狀也只得告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三國之雄漢重鑄

無塵瞭然

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

我愛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