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鬼判官收徒,別枝驚侯,冰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熟悉的臉龐,玄真玄清……
這些平時跟她嬉笑打鬧的人兒,面容平靜,再沒了以往的不耐煩,也沒有以往的白眼,也不知經此一別,以後還能不能再見到了。
最後排的弟子率先轉身,陸陸續續的往山下走,他們面容安定,眉眼溫和,腳步堅定,向佛之心,不可動搖。
圓通望著他的徒弟一個個的下山離開,唸了一句又一句的佛號。
沈芳看著他嚴肅的面龐,眼淚終於順著臉龐滾滾而下。
魏嬰終是忍不住開口:“你——為何而哭?”
沈芳伸手擦著臉上的眼淚:“他們這時候入世,也不知道能否平安回來……”
武功高如圓通,都讓人一悶棍敲倒,險遭不測,又何況是他們。
謝瑾瑜和沈芳對視一眼,魏嬰一路是被楊三扛回來的,他除了在被上被顛吐了之外,幾乎是沒遭什麼罪。
謝瑾瑜是吃了很大苦頭的,他吃過蛇肉,吃過蟲子野果,飲過渾濁的雨水,也露宿過山頭。
他眼睜睜的看著看起來善良的百姓變得面目可憎,也險些成了別人的盤中肉。
此時他看著萬福寺的眾人,聽著一下又一下莊嚴的鐘聲,心裡對圓通他們油然而敬。這些人,身上有著崇高的信仰,他們面貌普普通通,卻都讓人心生折服。
他第一次對信仰有了深切的意識,以前他覺得不過是孃親虛無縹緲的寄託而已。
萬佛寺的眾人,身體力行向他證明了,大千世界,大道三千,亂世之中,他們就是拯救眾生的存在,他們就是實實在在的佛陀。
下山的僧人有的帶了乾糧和水袋,有的甚至連乾糧也沒帶,之所以不帶,應是想把乾糧留給寺中避難的災民,沈芳忍不住為他們懸心,不知道他們下山之後,亂世之中如何生存。
她覺得圓通的心,太狠了。
圓通是最後一個下山的,他笑著跟大家行了一個佛禮,轉身瀟灑的離開。
沈芳看著他高大壯碩的背影,看著他仍舊邋遢的樣子,鞋子仍舊是半提不提,心裡忽然疑問,得道高僧應該是什麼樣子?
他們不會穿著華麗的袈裟,高高在上又裝模作樣的跟你討論佛法,讓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是樣貌普通平常,卻能在你落難之時,拉你一把,在你迷茫時候,給你希望,在亂世之中,用他們的行動來拯救眾生。
他們的身影在年幼的沈芳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做人當如是。
萬佛寺原本熱鬧的場景不復存在,寺中只留下了老和幼。阿來才十二,不用下山,幫著佈施賑濟災民。
圓通雖然沒留下,卻留下了年邁的長老,他命令施粥可以,眾人卻得動手幫忙蓋建寺廟,有時候是讓這些人幫忙翻修屋頂,有時候是幫忙修補房梁……
為了活命,災民都乾得很起勁兒。
謝瑾瑜他們有護衛保護,京城來了一撥又一撥的人,還好他們出發的時候就知道慶州鬧災,自帶了乾糧。有帶刀侍衛坐鎮,一時間萬佛寺倒是也相安無事。
他們一行人偶爾給幫忙打打下手,沈芳閒不住,空的時候看看師父給留下的醫書,或者去給阿來他們幫忙熬粥。
災民對萬佛寺十分感激,吃飽喝足,偶爾也開始閒談,從災民口中,沈芳也知道了他們來自慶州的各部,唯獨沒有慶中營城的百姓。
慶中營城是慶州的窪地,如果是暴雨,他們應該是受災最重的地方。
“營城沒受災嗎?”魏嬰忍不住問道。
最窪地的地方,應該是受災最重的地方,或許是全縣都被淹沒了?
“公子有所不知,營城的縣令是方九城,他還沒等暴雨就把慶西的糧倉搶了,此人真是太可恨了!”來自慶西的災民恨恨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