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奈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團寵?,八零大院當後媽,本宮奈奈,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啥,也不是啥大事,費事請假幹嘛,我和七月還能丟了不成。”
“怎麼沒看到六子啊?”他家小子和七月在廚房他是看到了,但六子怎麼沒見身影啊,難道是沒來?
“村裡正農忙著,他晚兩天就來。”臭小子忙得很呢,哼。
“這樣啊,·····”
安七月蒸了一個雞蛋羹,炒了兩個蔬菜配上她帶回來的兩個葷菜,一頓豐盛的晚飯就齊活了。
飯桌上除了安九泰安九華兩兄弟有說有聊,安十三那是臉都埋在了碗裡,而安七月則是聽著沒插話。
這年代流行一句話叫,大人說話小孩聽。
反正安七月也插不上嘴。
聽著大伯說自己還帶了不少糧食時,安七月的嘴角抽了抽,她就說怎麼看大伯揹著的東西感覺有些沉的樣子,怪不得。
城裡因為糧食都是定量供應的,所以很多人家最尷尬的就是家裡來鄉下親戚。
這城鎮居民相互走親戚有個心照不宣的默契,就是自己帶糧票上門。
但許多農村老百姓並不瞭解這個“潛規則”,他們經常會碰到城裡親戚不留自己吃飯的尷尬局面,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出現農村人說城裡人小氣、摳門兒的現象。
但安七月沒想到他大伯連著都打聽好準備齊了,汗顏啊汗顏。
這來親弟弟家還備啥口糧啊。
不過,從她媽口中得知,糧食不好買倒是真的。
這種年代叫啥年代?
安七月覺得叫票證年代就比較貼切。
哪些?就,“四證三票”。
(四證,指的是市鎮居民糧證、工商行業原料用糧證、飼料證、糧食供應轉移證;三票,指的是全國通用糧票、地方糧票、地方料票。)
用這些就概括了整個年代。
從記憶得知,從1955年第一張糧票發行開始,這個世界就進入了漫長的“票證時代”。
這也是安七月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買賣都有定額定量,有錢沒票還買不到。
總之,這個世界有它自己的規則規定,安七月也是幸得原主記憶才沒有抓瞎。
或者說到現在的習慣,原來適應真是一個可怕的存在,這不,她就同化了。
吃完飯,安九華安九泰兩人還沒有停下聊天的趨勢。
安七月也沒管他們,直接收了碗筷去廚房,而安十三則是出去了。
沒錯,現在天還亮著,安十三估計是出去找他們那些所謂兄弟吹噓自己今晚吃的多好去了。
這年頭,吃頓肉都是值得炫耀和被人羨慕的存在。
等到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安九泰才被安排去休息。
本來安九泰是準備去旅館住的,反正有介紹信也不怕,只是安九華不同意啊,這做大哥的好不容易來了一趟弟弟家,哪有讓他住外面的道理,何況家裡又不是住不下。
總之安家大伯最後被安排住在了家裡。
這是大伯,不管是家裡的誰都是很親的親人,自然住家裡啊,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孃親舅爹親叔,姑父姨夫不靠譜;
親姑媽假舅媽,半真半假是姨媽;
堂親千年有人記,表親百年無人提;
外甥有錢不識舅,侄子再窮也祭叔。
有些話能流傳下來,那都是有道理的。
而王月娥女士回家的時候已經快八點了,畢竟她需要從廠裡走回來也需要不少時間。
只是她納悶,今天孩子他爸怎麼沒去接她啊。
等她到家才知道,閨女回來了,她大伯也來了。
但這個時間他們也休息了就沒打招呼。
這種年代沒啥娛樂活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